成语拼音:gān xīn fū yuè
成语解释:甘心:情愿;鈇钺:同“斧钺”,古代军法杀人的斧子。指甘受刑罚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献饭》:“谁肯再甘心鈇钺,来奏君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甘心鈇鉞
英文翻译:Happy Yue
甘:1.甜。与“苦”相对:甘泉。同甘共苦。2.自愿;乐意: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甘落后。3.甘肃的简称。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鈇:铡刀,用于切草。古代也用为斩人的刑具。
钺: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甘心鈇钺”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其实和“甘心受罚”的意思相近。比如,一位员工搞砸了项目,主动找到老板说:“这次责任全在我,甘心鈇钹接受处分。”这种态度反而可能让领导觉得他敢担当。
有人问:为什么有人愿意“甘心鈇钺”?其实这和现代职场文化有关。比如程序员小张不小心删了数据库,连夜修复后坦白:“我捅的娄子,该扣奖金就扣。”这种主动担责的行为反而能赢得团队信任,比甩锅推诿的人更受尊重。
历史上也有类似案例。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后自缚请罪,诸葛亮虽然挥泪斩将,但后世评价马谡时仍会提到他“甘心鈇钺”的气节。这说明承担责任本身就能体现人的品格价值。
有人疑惑:现在社会还需要这种“认罚精神”吗?我倒觉得关键不在“认罚”,而在“敢认”。就像外卖小哥送餐迟到,主动说“是我的问题,给您补偿券”,客户反而更容易谅解。这种真诚的态度,本质上是在维护人际关系的信任基础。
观察身边会发现,越是成熟的人越懂得“甘心鈇钺”的智慧。邻居王叔开车剐蹭别人,第一时间拍照留证、报保险,对方本来怒气冲冲,见他这么坦荡反而不好意思计较。这种处理方式,把可能升级的矛盾化解在了萌芽阶段。
不过要提醒的是,“甘心鈇钺”不等于盲目背锅。曾有个实习生总把同事的错揽身上,结果被当成软柿子。真正的担当应该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既要勇于认错,也要学会合理划清责任边界。
国际新闻里也能看到类似逻辑。某国发生工业事故,首相直播道歉并辞职,虽然个人仕途终结,但国家形象受损程度反而比遮掩事实时更小。这说明“甘心鈇钺”的担当精神,在不同维度都能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