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n quán bì jié
成语解释:甘泉:甜水的泉。竭:尽。甘甜的泉一定会干涸的。比喻有才干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亦作“甘井先竭”。
成语出处:《逸周书·周祝解》:“肥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甘泉必竭
英文翻译:The spring will be dried up
甘:1.甜。与“苦”相对:甘泉。同甘共苦。2.自愿;乐意: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甘落后。3.甘肃的简称。
泉:1.泉水:温泉。矿泉。清泉。甘泉。2.泉眼。3.钱币的古称:泉币。4.姓。
必: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必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2.必须;一定要:事必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有一定的条件。3.姓。
竭:1.尽:竭力。力竭声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干涸:枯竭。山崩川竭。3.姓。
“甘泉必竭”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甜美的泉水终会枯竭,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资源无法永久存续。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大家总说‘好景不长’?”其实这和“甘泉必竭”是一个道理——再充沛的泉水,如果只取不护,早晚会用尽;再顺利的人生,若不懂居安思危,也可能突然遇到瓶颈。
举个职场例子:小张刚入职时深受领导器重,项目资源随便挑,但他觉得“反正机会多的是”,做事敷衍应付。结果半年后,团队来了更拼的新人,领导对他的态度逐渐冷淡。这时候他感叹:“原来‘甘泉必竭’是真的!”其实问题核心在于:资源真的会自己消失吗?更多时候,是使用者没有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导致资源流向更值得的人。
再比如说环境保护。某地原本有片天然湿地,水质清澈、鱼虾成群,附近村民随意捕捞、排放污水,十年后这里变成了臭水沟。有人问:“不是说‘甘泉必竭’吗?怎么不早点保护?”其实自然资源的衰竭往往源于人类的短视——我们总以为“取之不尽”,却忘了再丰沛的甘泉也架不住无度索取。
换个角度看人际关系。老王的儿子从小聪明伶俐,亲戚朋友都夸“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可老王天天把这句话挂嘴边,既不督促学习,也不培养习惯。等到孩子高考失利,他才懊悔:“别人夸的‘甘泉’怎么就干涸了?”这里的关键在于:外界的称赞就像泉水,如果自己不持续挖掘内在潜力,光环自然难以维持。
我个人觉得,“甘泉必竭”更像是一面镜子。它既提醒我们珍惜现有优势,也暗示着危机中藏着转机——泉水枯了,可以学习打井;资源没了,能够开发新技能。就像沙漠里的仙人掌,虽然缺水,却能长出储水的本领。与其担心“必竭”,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让甘泉流动得更久”上。
下次遇到看似用不完的“甘泉”,不妨试试这个方法:把资源分成“存量”和“增量”。就像咱们平时用手机流量,套餐里的40GB是存量,但通过签到、分享获得的奖励流量就是增量。工作生活中,存量要省着用,增量要主动赚,这样哪怕某天“甘泉”真的变少了,你早已备好了新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