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bié sǐ lí
成语解释:指亲人之间难以相见的别离和死的永诀
成语出处:明·邵璨《香囊记·寻兄》:“未亡人衔哀惨凄,念一家生别死离,衷情诉与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主语、定语;指生死永别
繁体字形:生别死離
英文翻译:Live and die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别:[bié]1.分离:告别。临别纪念。久别重逢。别了,我的母校。2.另外:别人。别称。别有用心。3.转动;转变:她把头别了过去。这个人的脾气一时别不过来。4.姓。5.区分;区别:辨别。鉴别。分门别类。6.差别:天渊之别。7.类别:性别。职别。派别。级别。8.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物体上:把两张发票别在一起。胸前别着一朵红花。9.插住;用东西卡住:皮带上别着一支枪。把门别上。10.用腿使绊把对方摔倒。11.两辆车朝同一方向行驶时,一辆车强行驶入另一辆车的车道,使不能正常行进:别车。12.表示禁止或劝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别冒冒失失的。你别走了,在这儿住两天吧。别一个人说了算。13.表示揣测,通常跟“是”字合用(所揣测的事情,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约定的时间都过了,别是他不来了吧?[biè]改变别人坚持的意见或习性(多用于“别不过”):我想不依他,可是又别不过他。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生活中常听人说“生别死离”,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老王移民前和发小在车站拥抱告别,两人眼眶发红却强笑着说“常联系”,这就是典型的生别死离场景——明明还活着却要面对永不相见的可能。
有人会问:这和普通离别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无法逆转的失去感”。就像《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送别赵云时说“此去恐难再会”,明知对方即将踏入九死一生的战场,这种带着宿命感的分别才称得上生别死离。
现代生活中其实处处可见这种情感。去年我邻居张姨送女儿去南极科考站,看着破冰船消失在冰原尽头时,她突然蹲在地上哭了——不是担心女儿吃不好穿不暖,而是清楚知道往后再也参与不到对方最精彩的人生篇章里。
有人质疑:现在通讯这么发达,至于这么伤感吗?其实视频通话永远替代不了真实的温度。就像去年疫情时隔着ICU玻璃的告别,明明看得见却触不到的绝望,才是这个成语最刺痛人心的诠释。
我发现这个成语最妙的是把两种极端状态并置。生与死本是生命的两极,但被强行交织在同一个场景里——就像春天刚开的花突然遭遇寒流,既带着绽放的生机,又裹挟着凋零的预兆。这种矛盾感恰恰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张力。
要说我的个人体会,生别死离教会我们珍惜当下的联结。上周帮外婆整理老照片时,她摸着四十年前和闺蜜的合影说:“当时觉得来日方长,哪知道火车站一别就是永诀。”这句话让我突然理解,原来最深的遗憾不是失去,而是拥有时未曾好好告别。
放眼未来,随着太空旅行和元宇宙的发展,人类或许会创造新的告别形式。但可以确定的是,只要还有人与人的真挚情感,生别死离的故事就永远会在不同的时空里反复上演,成为丈量人性温度的永恒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