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lā huó chě
成语解释:生:生硬。比喻牵强附会
成语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张金龙带着人,把小梅生拉活扯的弄回去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牵强附会
繁体字形:生拉活撦
英文翻译:drag hard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拉:[lā]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着自己移动:拉锯。拉纤。把车拉过来。2.用车载运:平板车能拉货,也能拉人。3.带领转移(多用于队伍):把二连拉到河那边去。4.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胡琴。拉手风琴。5.拖长;使延长:拉长声音说话。快跟上,不要拉开距离!6.拖欠:拉亏空。拉下不少账。7.抚养:他母亲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8.帮助:人家有困难,咱们应该拉他一把。9.牵累;拉扯:自己做的事,为什么要拉上别人?10.闲谈:拉话。拉家常。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lá]刀刃与物件接触,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使物件破裂或断开;割:把皮子拉开。手上拉了个口子。“剌”[lǎ]见〖半拉〗、[là]同“落”(là)。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对):活人。活到老,学到老。鱼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状态下:活捉。3.维持生命;救活:养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动;灵活:活水。活结。活页。活塞。5.生动活泼;不死板:活气。活跃。这一段描写得很活。6.真正;简直:活现。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7.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细活。重活。庄稼活。干活儿。8.产品;制成品:出活儿。箱子上配着铜活。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
扯:1.拉:拉扯。没等他说完扯着他就走。扯开嗓子喊。2.撕;撕下:扯五尺布。把墙上的旧广告扯下来。3.漫无边际地闲谈:闲扯。东拉西扯。
你听说过"生拉活扯"这个成语吗?它常用来形容把毫无关联的事物硬凑在一起的尴尬场景。比如菜市场大妈推销自家白菜时突然扯到"这白菜能防脱发",或是同事强行把工作失误归咎于"星座水逆",这些都可算作生拉活扯的典型例子。
有人会问:为什么人们总爱生拉硬套?其实这背后藏着"强求逻辑"的心理。就像小朋友用蜡笔把太阳和冰淇淋画在同一张纸上,成年人也会在知识储备不足时,用看似合理的解释来填补认知空白。上周我在便利店就碰到位大叔,他坚持说手机信号差是因为隔壁面包店烤炉干扰——这种"万物皆可电磁波"的联想,既有趣又让人哭笑不得。
如何避免成为"生拉活扯"的实践者呢?关键要承认认知边界。就像拼图不必强求每块都严丝合缝,遇到解释不清的事情时,与其编造牵强理由,不如坦然说"这个我还需要查证"。我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每当粉丝问到他专业外的问题,都会幽默回应:"这个问题我得先去图书馆泡三天",反而赢得了更多信任。
不过换个角度看,生拉活扯有时也是创意的萌芽。就像达芬奇曾把蝙蝠翅膀和机械装置联系起来,很多发明创造最初都源自看似荒谬的联想。但要注意区分"天马行空"和"胡搅蛮缠"的界限——前者是基于观察的合理想象,后者则是无视现实的强行拼凑。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思考能力尤为重要。下次遇到有人把量子力学和养生秘方扯在一起时,不妨先问个为什么。真相往往藏在逻辑链条里,而不是强行连接的巧合中。记住:真诚的"不知道"比牵强的"我知道"更能赢得尊重,毕竟求知路上,诚实比面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