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g
  • sāng
  • zhī
  • mè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g sāng zhī mèng

成语解释:梦见桑树从井中长出。比喻死期将至

成语出处:晋·陈寿《益都耆旧传》:“何祗梦桑生井中。赵真占曰:‘桑非井中之物,桑字四十八,君寿恐不过此。’祗年四十八而卒。”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征兆

繁体字形:生桑之夢

英文翻译:Dream of life

生桑之梦的意思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桑:1.桑树,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卵形,花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2.(Sāng)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梦:1.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2.做梦:梦见。3.比喻幻想:梦想。4.姓。

成语评论

生桑之梦”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有人总想着“等我有钱了,立刻买栋别墅、开豪车”,却从没认真存钱或提升技能。这时候可以说:“他的计划完全是个生桑之梦。”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愿望没有具体的行动支撑,就像在沙地上盖楼一样不靠谱。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白日梦有什么区别?其实关键在于“自我欺骗”的程度。比如小张天天念叨“下个月一定能升职加薪”,却总在上班摸鱼、抱怨同事。同事私下议论:“他这升职计划,怕是生桑之梦吧?”这里不仅点出了目标与行动的脱节,还暗示当事人沉浸在虚假的自我安慰中。

有趣的是,这种心态在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常见。比如直播间里有人刷着“跟着老师炒股月入十万”的弹幕,自己连K线图都看不懂。这种盲目相信捷径的心态,正是成语里“桑叶瞬间变丝绸”的现代版演绎。我常想,与其沉迷于这种虚幻的期待,不如把精力花在学基础知识上——毕竟桑树不会一夜结出丝绸,财富也不会凭空出现。

再举个反例:老王打算开餐馆,先去美食学校进修半年,又在不同餐厅打工偷师。虽然朋友笑他“太慢”,但两年后他的私房菜馆真的火了。对比那些喊着“明天就开网红店”的人,老王的成功恰恰证明:避开生桑之梦的陷阱,用踏实耕耘代替空想,才是实现目标的正途。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最近有没有某个“只要……就能……”的念头?试着把这句话里的条件换成具体行动步骤,或许就能分辨这是务实计划还是生桑之梦。就像农民知道桑叶需要时间才能养蚕成丝,生活中的目标也需要合适的土壤与耐心浇灌。

"生桑之梦"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