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jù jiào yǎng
成语解释: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成语出处:续范亭《八一南阳府市场开幕大会朱总司令亲临训话……》诗:“万众欢呼精神旺,老帅从容入将台。生聚教养七年苦,战士概属党培栽。”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军民同心同德
繁体字形:生聚教養
英文翻译:Birth and reunion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聚:1.聚集:聚会。聚沙成塔。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商量。明天星期日,咱们找个地方聚聚。2.姓。
教:[jiào]1.教导;教育:管教。请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兰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让:教他无计可施。教我十分为难。[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教唱歌。教小孩儿识字。师傅把技术教给徒弟。
养:1.抚育,供给生活品: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饲养动物,培植花草:养花。养殖。3.生育,生小孩儿。4.抚养的(非亲生的):养子。养父。养母。5.教育,训练:培养。教养。6.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保护修补:养路。
“生聚教养”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其实和“生聚教训”同源,出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当时越国战败后,勾践通过鼓励生育、积累财富、培养人才等手段振兴国家,最终成功复仇。比如我们可以说:“这家创业公司从零起步,用十年时间生聚教养,如今已成为行业龙头。”这里的“生聚教养”既指物质积累,也包含人才培养的过程。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现代人还要用这么古老的智慧?其实仔细想想,每个家庭培养孩子何尝不是“生聚教养”?父母既要努力工作积累经济基础(生聚),又要投入时间精力教导孩子成长(教养)。就像邻居张叔常说的:“现在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就是为将来他们能站得更高。”这种长远布局思维,正是成语传递的精髓。
在企业管理中,这个理念同样适用。我曾见过一家传统工厂,老板坚持每年拿出20%利润做员工培训。当时很多人觉得不如多发奖金实在,但五年后他们的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出专利设备,让企业成功转型。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靠短期突击,而是持续投入的累积效应。
有人可能会困惑: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慢慢积累会不会错过机遇?其实“生聚教养”不是让人消极等待,而是强调在动态发展中保持定力。就像种树,既要及时施肥浇水(把握机遇),也要耐心等待根系扎实(夯实基础)。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些昙花一现的“爆红产品”,往往就输在缺少持续培育的耐心。
观察身边那些稳步成长的人和企业,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个共同点:既懂得在顺境时储备资源,也舍得在关键环节重点投入。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或许就是“生聚教养”在现代社会的最佳诠释。当我们为某个目标努力时,不妨多问自己:今天的积累,是否在为三年后的突破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