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ú hòu lù
成语解释:比喻办事时为防失败而预留退路
成语出处: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8章:“要给自己留后路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畱后路
英文翻译:Stay behind
留:1.停止在某一个处所或地位上不动;不离去:留校。留任。他留在农村工作了。2.留学:留洋。留英。3.使留;不使离去:挽留。拘留。留客人吃饭。4.注意力放在某方面:留心。留神。5.保留:自留地。留底稿。留胡子。鸡犬不留。6.接受;收下:礼物先留下来。书店送来的碑帖我留了三本。7.遗留:旅客留言簿。祖先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8.姓。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路:1.道路:陆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遥知马力。3.(路儿)途径;门路:生路。活路儿。4.条理:理路。思路。笔路。5.地区;方面:南路货。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线:三路进军。七路公共汽车。7.种类;等次:这一路人。哪一路病?。头路货。纸有好几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队伍的行列,相当于“排”、“行”:四路纵队。9.姓。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做事要留后路”的忠告。到底什么是“留后路”?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张辞职创业前,特意考了专业证书,后来项目失败,他靠着证书顺利找到新工作——这就是典型的“狡兔三窟”。
有人问:“留后路是不是缺乏勇气?”其实不然。就像登山者系安全绳不代表害怕冒险,提前准备恰恰能让人更专注地攀登。老话说“未雨绸缪”,台风季前修补屋顶的渔民,既能安心出海,遇到暴雨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职场中的“备胎计划”很有意思。小李白天做设计师,晚上学编程,当公司裁员时,他无缝切换成了技术岗。这种“骑驴找马”的策略,既保住了基本收入,又给转型争取了缓冲期。就像古代商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代人也在用不同方式践行着生存智慧。
不过留后路也要讲究火候。见过创业者把积蓄全投入新项目,结果背水一战反而激发潜能;也见过有人备选方案太多,最后哪个都没做成。这让我想到“孤注一掷”和“左右逢源”的微妙平衡——关键是要评估风险承受力,就像炒菜掌握火候,大火快炒和小火慢炖各有适用场景。
说到底,留后路本质是给自己多开几扇窗。当一扇门突然关闭时,新鲜空气还能从别处涌进来。这种智慧不是怯懦,而是认清现实的清醒。就像农民播种时会多撒些种子,不是不相信庄稼能长好,而是懂得敬畏自然的变化无常。
如今时代变化比天气预报还快,或许我们应该更新对“留后路”的理解。它不再只是保底方案,更像智能手机的多任务处理功能——既能专注眼前,又有随时切换的底气。毕竟,真正的安全感不是永远不跌倒,而是知道跌倒后怎么优雅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