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üè
  • shì
  • c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üè bù shì chū

成语解释:略:计划,谋略;世:时代。谋略高明,世间少有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人等

繁体字形:畧不丗出

英文翻译:A little out of the world

略不世出的意思

略:1.简单(跟“详”相对):大~。粗~。~图。~读。这个提纲写得太~了。2.简单扼要的叙述:史~。事~。节~。要~。3.省去;简化:从~。省~。中间的部分~去不说。4.略微:~知一二。~有所闻。他的成绩比我~好一些。5.计划;计谋:方~。策~。谋~。战~。雄才大~。6.夺取(多指土地):侵~。攻城~地。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成语评论

什么是“略不世出”?这个词组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拆解开来就容易理解了。“略”是几乎、很少的意思,“不世出”指代难以在世间出现的事物。合起来就是“极其罕见、甚至可能一生难遇的存在”。比如历史上那些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发明家,他们的出现往往就符合“略不世出”的特质。

举个具体例子: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当刘备三顾茅庐时,他面对的不仅是位谋士,更是一个能预判天下局势、设计连弩木牛流马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既懂战略又通工械的奇才,放在任何时代都是“略不世出”的典型。为什么这类人物如此稀缺?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需要突破时代的局限,就像现代人穿越回古代搞科技创新般困难。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是否还存在“略不世出”的人才?我认为标准正在发生变化。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全球能真正理解其理论的人不足百名;而今天的人工智能专家虽然数量增多,但能像图灵那样开创全新研究范式的人依然凤毛麟角。这种突破性思维的稀缺性,正是“略不世出”的核心体现。

在艺术领域,梵高生前只卖出一幅画的遭遇,恰好印证了“略不世出”的另一面——超前于时代的创造者往往不被理解。他的绘画技法在当时看来怪异荒诞,却为现代艺术打开了新维度。这提醒我们,识别“略不世出”的价值需要更包容的眼光,不能仅用当下的标准衡量。

有个有趣的观察: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看似让“略不世出”的现象变得更少,实则可能相反。当所有人都能快速获取知识时,真正能整合信息、产生颠覆性创新的人反而更显珍贵。就像深海中的珍珠,砂砾越多,孕育独特珍宝的概率反而提升。或许我们不必纠结于“略不世出”的字面含义,而该关注如何培养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最后想到个现实问题:普通人与“略不世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我认为每个突破常规的选择都在靠近这个特质。当外卖小哥雷海利用零碎时间背诵古诗最终夺得《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时,他用独特的方式诠释了“略不世出”的新可能——在平凡中创造不凡,或许正是这个成语留给当代人的启示。

略不世出的造句

  1. 造句 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并以拨乱反正者,君也。
  2. 造句 君略不世出,此时能拨乱反正的只有你啊!我相信你,看好你。
  3. 造句 那被称为‘功高无二,略不世出’的淮阴侯韩信如同前朝孙武,白起一般得了‘秋书之鼎’的传承,结果到头来还不是便宜了刘邦。
  4. 造句 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
  5. 造句 燕赵魏,大破齐楚二十万联军、斩杀楚国悍将龙且,这样的功劳天下无双、略不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