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yí nán zá zhèng
成语解释:难辨或难治的各种病症。比喻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
成语出处:鲁迅《二心集 风马牛》:“然而那下面的一个名词,却不写尚可,一写倒成了疑难杂症。”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医学等
繁体字形:疑難雜癥
英文翻译:difficult miscellaneous diseases
疑:[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拟”,比拟。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杂:1.多种多样的:复杂。杂色。杂技。他看的书很杂,哪方面的都有。2.正项以外的;正式的以外的:杂费。杂项。杂牌儿。3.混合在一起;掺杂:夹杂。他杂在人群中混进了城。草丛中还杂有粉红色的野花。
症:[zhèng]疾病:病症。急症。不治之症。对症下药。[zhēng]中医指腹腔内结块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