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í shēng dà hū
成语解释:疾:急速。急促而大声的呼喊,以引起注意
成语出处:《宋史·辛弃疾传》:“咸淳间史馆校勘谢坊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呼其不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大叫
繁体字形:疾聲大嘑
英文翻译:A shrill cry
疾:1.病:疾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疾苦。痛心疾首。3.痛恨:疾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疾走。疾风。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呼:1.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跟“吸”相对):呼吸。呼出一口气。2.大声喊:呼声。欢呼。呼口号。大声疾呼。3.叫;叫人来:直呼其名。一呼百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4.姓。5.形容风声等:北风呼呼地吹。
“疾声大呼”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一个人突然扯着嗓子大喊,对吧?其实它的本意更偏向于“在紧急情况下大声提醒或呼吁”,比如:“火灾发生时,他疾声大呼‘快跑’,救了整栋楼的居民。”这里的关键是“紧急”和“迫切感”,而不是单纯的大嗓门。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大声喊叫”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你就懂了。假设你在公园散步,看到有人要踩到钉子,立刻喊“小心!”——这就是“疾声大呼”;但如果是球迷在赛场欢呼,那只是普通的大声喊叫。前者带有明确的警示目的,后者只是情绪表达。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也有妙用。比如项目出问题时,组长突然在会议上拍桌子:“这个漏洞不解决,三天后系统会崩溃!”这种有明确危机意识的表达,就很有“疾声大呼”的味道。不过要注意分寸,如果天天这么喊,同事可能觉得你在“狼来了”。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那些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去年台风天,我家楼下超市老板站在积水中疾声大呼,提醒路人绕开漏电区域,后来才知道他嗓子都喊哑了。这种自发的责任感,或许正是成语背后的精神内核。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类成语?可能因为生活中总有些事需要被“喊出来”。比如看到有人插队时,你的一声提醒;发现安全隐患时,果断的警示。这些看似微小的“疾声大呼”,其实在维护着社会的运转规则。下次遇到该开口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份“合理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