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òng dìng sī tòng
成语解释: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成语出处: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杂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受挫折后的教训
繁体字形:痛定思痛
英文翻译:as a warning for the future
痛:1.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伤口很痛。2.悲伤:悲痛。哀痛。3.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痛击。痛骂。痛歼。痛饮。痛下决心。
定:1.平静;稳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坏了,表针定住不动了。3.决定;使确定:商定。定计划。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4.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定理。定论。定局。5.规定的:定量。定时。定期。6.约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胜利。8.姓。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痛:1.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伤口很痛。2.悲伤:悲痛。哀痛。3.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痛击。痛骂。痛歼。痛饮。痛下决心。
“痛定思痛”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是指人在经历过痛苦或失败后,冷静下来反思原因、吸取教训。比如:小明创业失败欠了债,最初他情绪低落,但“痛定思痛”后,他重新梳理了商业计划,最终找到了新的方向。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等“痛定思痛”?难道不能一开始就避免错误吗?其实,生活中的试错往往难以完全规避。比如学骑自行车时摔跤的经历,恰恰让人真正掌握平衡的诀窍。关键不在于“不犯错”,而在于犯错后能否主动反思——这正是成语传递的核心智慧。
职场中也有典型例子。某公司产品上线后市场反响平平,团队没有互相指责,而是“痛定思痛”分析用户反馈数据,结果发现前期调研忽略了中年群体的需求。经过三个月调整,新产品成功打开了蓝海市场。
在我看来,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压力下,“痛定思痛”的价值常被低估。人们容易陷入“不停向前冲”的惯性,却少了停下来复盘的习惯。就像手机系统需要定期升级,人的思维模式同样需要这类“系统更新”——用过往的“痛”作为燃料,推动更理性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痛定思痛不等于沉溺痛苦。曾有朋友在失恋后反复纠结“如果当初”,这反而陷入情绪漩涡。真正的痛定思痛,是像整理房间一样:先把问题摊开看清,再分门别类收纳处理,最后腾出空间迎接新可能。毕竟,带着教训轻装上阵,总比背着包袱原地打转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