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òng bào xī hé
成语解释:比喻丧子之痛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痛抱西河
英文翻译:Holding Xihe River in pain
痛:1.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伤口很痛。2.悲伤:悲痛。哀痛。3.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痛击。痛骂。痛歼。痛饮。痛下决心。
抱:1.用手臂围住:母亲抱着孩子。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抱孙子了。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结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团,就会有力量。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痛抱西河”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先别急着查词典,咱们用一个例子来感受它。老张创业失败后,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一个月,朋友劝他:“别总痛抱西河了,年轻时谁没摔过跟头?”这句话里的“痛抱西河”,说的正是对失败经历的过度沉溺。
你可能要问:这个成语为什么用“西河”来表达悲伤?其实它源自春秋时期。孔子弟子子夏晚年丧子,在魏国西河地区教书时仍难掩悲痛,后来人们就用“痛抱西河”比喻难以释怀的遗憾。就像现代人常说“走不出失恋阴影”,古人用地理坐标承载情感,这种表达是不是挺有意思?
有个更生活化的例子。李阿姨的儿子出国定居,她逢人就说:“孩子小时候可黏我了。”邻居王姐劝道:“您这痛抱西河的心思该收收了,现在视频通话多方便。”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古典韵味,又贴合了现代通讯技术带来的改变,显示出语言与时俱进的活力。
值得思考的是,怀念过去和面向未来该如何平衡?观察发现,适度回忆能给人精神力量,但若像成语中“抱”着西河不放,反而会成为前进的枷锁。就像收拾旧物,保留几件纪念品无妨,若把整个屋子堆成仓库,生活空间就被挤压了。
在当代语境中,“痛抱西河”更像面镜子,既映照出人性中对美好的眷恋,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那些深夜翻看老照片的瞬间,何尝不是生命厚度的积累?重要的是别让回忆的浪花,淹没此刻正在绽放的浪花。
语言学家发现,这类成语的存续密码在于情感共鸣。当你在博物馆看到青铜器上的铭文,在古镇触摸百年砖墙时,那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与“痛抱西河”传递的人性温度其实一脉相承。这种文化基因的延续,或许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