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ái huà bā gǔ
成语解释:用白话写的类似旧时八股式的文章。比喻指应命而写的刻板文章。
成语出处:鲁迅《南腔北调 “论语一年”》:“ 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学而》一章’的题目,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刻板文章
繁体字形:白話八股
英文翻译:Eight parts of the story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话:1.说出来的能够表达思想的声音,或者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讲话。会话。土话。这两句话说得不妥当。2.说;谈:话别。话家常。茶话会。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股:1.大腿。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科低):总务股。人事股。3.绳线等的组成部分:三股儿绳。把线捻成股儿。4.集合资金的一份或一笔财物平均分配的一份:股份。分股。按股均分,每股五百元。5.指股票:炒股。绩优股。垃圾股。6.a)用于成条的东西:一股线。一股泉水。上山有两股道。b)用于气体、气味、力气等:一股热气。一股香味。一股劲。c)用于成批的人(多含贬义):两股土匪。一股敌军。7.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长的直角边。
哎呦,最近老听人念叨“白话八股”这个词,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那些看似正经八百、实际空洞无趣的套路化表达。比如你写个报告,开头非得来一句“在领导的英明指导下”,结尾必须喊口号“再创辉煌”——这不就是现代版八股嘛!
那白话八股有啥典型例子?嘿,你别说,还真不少。比如成语“千篇一律”就能完美形容这情况。公司开会时,张三李四轮流发言,内容就跟复制粘贴似的,听得人直打哈欠。这时候你心里准会嘀咕:“咋就不能整点新鲜的呢?”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种表达方式为啥还存在?道理其实简单得很。好比做菜图省事就总用现成调料包,写东西套模板可不就省脑子嘛!但老这么干,文字就变成流水线上的罐头,缺了那股子烟火气。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不过话说回来,完全否定套路也不现实。就像学骑车总得先装辅助轮,关键是要学会什么时候拆。我见过不少新人写方案,开头老老实实按模板来,写到具体案例时突然蹦出几句接地气的大实话——哎,这时候文字就活了!这种“套路+真心”的混搭,反而比纯创新更容易被接受。
你猜怎么着?前两天我帮邻居改简历就碰见典型例子。小伙子原稿写“本人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我直接让他改成“连续半年每天最早到岗,帮团队省下半小时准备时间”。这么一改,量化数据配上具体场景,死板的八股味儿立马少了一半。
说到底,打破白话八股不是要彻底推翻现有框架,而是往模子里注入真材实料。就像做手抓饼,面饼都是圆的,但有人能往里加鸡蛋培根,有人只会撒点葱花糊弄事儿。文字要想跳出八股陷阱,关键还得看作者愿不愿意多花心思琢磨。下次写东西时,不妨试试在固定格式里藏点“私货”,保准能让看的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