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ǎi
  • s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ǎi mì yī shū

成语解释: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成语出处:清 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计划或谋略

繁体字形:百密一疎

英文翻译:flaw in the plan

百密一疏的意思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密:1.事物之间距离近;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小(跟“稀、疏”相对):密植。稠密。紧密。严密。这一带的树长得太密了。2.关系近;感情好:密友。亲密。3.精致;细致:细密。精密。4.秘密:密电。密谈。密约。机密。保密。5.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疏: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成语评论

哎哟,你瞧!这成语“百密一疏”真是人生真实写照。就拿老王上周装修房子来说吧,他量了十遍尺寸、比了三家建材市场,结果装完才发现插座位置挡住沙发——这不就是典型的“百密一疏”嘛!

等等,为啥聪明人也会掉这种坑?说白了,人的精力就像手机电量,用到90%就容易自动关机。隔壁张姐去年策划年会,连纸巾牌子都提前确认,结果投影仪接口不匹配,急得她直拍大腿。这事儿您品,细品,是不是突然觉得“百密一疏”挺有人情味?

说真的,咱也别太苛责自己。去年我带队做项目,检查了二十遍方案,结果客户临时改需求——您猜怎么着?这漏掉的1%反而成了创新突破口!所以啊,百密一疏未必是坏事,关键看咱怎么接招。

您要问了:那怎么减少这种疏漏?嘿,我有个野路子!团队里专门设个“挑刺专员”,专找大家觉得没问题的地方。您别说,这招真逮住过好几次潜在风险。不过话说回来,真要追求零失误,那得累成永动机才行!

说到底,生活就像玩拼图,就算凑齐999块,总有一片藏在沙发缝里。百密一疏这事儿吧,重点不在“疏”,而在发现漏洞时怎么乐呵着补上。您瞧那些成功案例,哪个不是先掉坑再爬起来的?

百密一疏的造句

  1. 造句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买房人再机关算尽,也难免百密一疏,碰上糟心的事儿。
  2. 造句 他们的帮助最终还是百密一疏。
  3. 造句 这总也算是墓主百密一疏,没料到有人还能利用陷阱门打洞成路吧。
  4. 造句 但是,廖衡百密一疏,他想破脑袋也不会猜到,陈凡已经有了一双不一样的眼睛。
  5. 造句 然而百密一疏,当年蚩尤手中的那口唤做墨刺的名剑却不知所踪。
  6. 造句 叶沐的快速攻击,让孙浩有些应接不暇,难免的,百密一疏,被叶沐一拳打在左胸上。
  7. 造句 但百密一疏,列车经过潖江时,正好遇到错车,列车不得不在兵工厂附近的车站暂停,其中有二三个日本人马上从行箧中取出地图,用红蓝铅笔划上标记。
  8. 造句 严上加严,细中加细,慎之又慎;宁肯“千虑一得”,决不“百密一疏”。
  9. 造句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大家认为每件事都必须要做,于是就要么希望包罗万象,要么担心百密一疏。
  10. 造句 我们确实小看了那个小子,这次是王宏泰在暗中帮他,真是百密一疏。

"百密一疏"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