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ǎi
  • fèi
  • d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ǎi fèi dài jǔ

成语解释:百废:指各种荒废的事业;举:举办。各种废置的事业都等待重新办起来。

成语出处:吴晗《海瑞罢官》:“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一切事都有重新做起

繁体字形:百廢待舉

英文翻译:have a hundred things to do

百废待举的意思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废:1.不再使用;不再继续:废除。半途而废。这个煤窑废了。2.荒芜;衰败:废园。废墟。3.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废话。废报纸。废钢铁。4.肢体伤残:残废。废疾(残疾)。5.废黜。

待:[dài]1.对待:优待。以礼相待。待人和气。2.招待:待客。3.等待:待业。严阵以待。有待改进。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说不说。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认错了人。[dāi]停留:待一会儿再走。也作呆。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百废待举”这成语,你可能觉得它有点老派,但实际用起来还挺贴切的。比如,一个城市刚经历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全被毁得七七八八,这时候政府开会说:“现在百废待举,咱们得先解决水电供应,再谈重建商业区。”你看,这词儿立马把那种“一堆烂摊子等收拾”的急迫感给点出来了。

有人可能会问:“那‘百废待举’和‘百废待兴’有啥区别?”嘿,问得好!虽然俩词儿长得像双胞胎,但重点不同。“待举”更强调“需要立刻行动”,比如公司新CEO上任时吐槽:“部门流程混乱,市场数据滞后,真是百废待举,得赶紧制定改革方案。”而“待兴”则带点“未来会变好”的期待感,比如乡村振兴项目启动会上,领导说:“现在百废待兴,但明年这时候,咱们村肯定焕然一新。”

你别说,这词儿还能用在个人生活里。比如我刚搬家那会儿,厨房没锅碗,卧室没窗帘,连Wi-Fi都没装,朋友来参观时我自嘲:“现在这儿简直是百废待举,不过下周就能搞定啦!”你看,用这种带点幽默的说法,既承认问题,又传递了积极解决的信心。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社会变化快,“百废待举”的场景可能比想象中更多。比如最近AI技术爆发,很多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压力,老板们开会时总念叨:“咱们的业务模式、人才结构、技术储备,样样都得升级,真是百废待举啊!”这种时候,与其焦虑,不如拆解任务——先抓核心痛点,再一步步推进,这才是破局的关键。

说到底,“百废待举”从来不是坏事,它反而像面镜子,照出改进的空间。就像老话说的,“发现问题就是解决了一半”。下次遇到看似一团糟的情况,不妨拍拍大腿喊一嗓子:“好家伙,百废待举是吧?那咱就从手头能做的开始!”这种既务实又乐观的态度,保准能让事情慢慢走上正轨。

百废待举的造句

  1. 造句 大地震后的唐山,百废待举,经国家和当地人民的努力,唐山已变成一座崭新的城市。
  2. 造句 建国之初,社会生产还没有恢复,百废待举。
  3. 造句 大地震后的土耳其,百废待举。
  4. 造句 但因为当时敦煌百废待举工作繁重,无法承担。
  5. 造句 战争结束,百废待举,人民全力以赴,重建自己的国家.
  6. 造句 虽然新中国百废待举,但自小受父亲传统文化的教育影响,十七岁的江东平早已深深爱上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在他的心目中,中国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
  7. 造句 不过山寨新兴,百废待举,若先伤兄弟,大大不利。
  8. 造句 撤地建市初期的宁城百废待举,无论是城市的扩建、改建,还是企业的破产转并,或者是对外的招商引资,涉及的法律问题多而庞杂。
  9. 造句 日本投降后,省府迁回开封,当时国难方殷,百废待举,无暇结婚,到四六年冬,两人才举行了婚礼。
  10. 造句 现在油田百废待举,看着大家的生活条件这么差,我的心是焦急得很啊,大家都休息不好,我怎么能睡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