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i shè chóng jiǎn
成语解释: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成语出处:《庄子 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 修务训》:“昔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百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见老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分句、定语;形容旅途劳累
繁体字形:百捨重趼
英文翻译:Give up everything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间:敝舍。寒舍。3.养家畜的圈:猪舍。牛舍。4.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弃:四舍五入。舍近求远。2.施舍:舍粥。舍药。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趼:[趼子]也作茧子。也叫膙子。手掌或脚掌等部位因长期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成语“百舍重趼”的用法,先看个实际场景:老王为了帮山区孩子建图书馆,愣是穿着磨破的布鞋走了三十里山路,这可不就是“百舍重趼”的真实写照吗?
可能有人要问:“这成语听着文绉绉的,到底啥意思啊?”别急,咱用大白话解释——说的就是脚底磨出层层老茧,形容长途跋涉的辛苦劲儿。好比现在年轻人追梦,天天996加班到深夜,虽然没真的走路,但那股子拼劲儿跟“百舍重趼”简直一模一样!
再来个例子体会下:考古队张教授带队在沙漠里勘探三个月,大伙儿靴子都磨穿了底,最后发现汉代古城遗址时,他摸着脚后跟的老茧说:“这点茧子换千年历史,值了!”您品,这场景是不是既贴切又鲜活?
有人可能疑惑:“现在都高铁时代了,这成语还适用吗?”要我说啊,表面看是形容走路,实则讲的是坚持的毅力。就像我邻居家妹子备战考研,每天雷打不动学习12小时,书桌前的椅子都磨出凹痕了——这不就是新时代的“百舍重趼”吗?
依我看,这个成语最妙的是把身体上的辛苦转化成了精神符号。去年我写书那会儿,键盘都敲秃噜皮了,完稿时看着磨平的键帽,突然就懂了什么叫“百舍重趼”。这道理放哪儿都通:想成事儿,总得有点跟自己死磕的劲儿。
说到底,“百舍重趼”不只是个历史成语,它像面镜子,照出每个奋斗者的模样。无论是创业者熬红的眼睛,还是运动员结痂的伤口,都在无声讲述着同一个道理:茧子会褪,但走过的路永远作数。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