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ōng
  • ròu
  • jǐ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í sōng ròu jǐn

成语解释:形容漫不经心,宽泛而无关紧要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紧的谈了会子道学,又指东说西的打了会子闷葫芦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心情

繁体字形:皮鬆肉緊

英文翻译:inactive

皮松肉紧的意思

皮: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皮。荞麦皮。碰掉了一块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袄。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皮儿。新书最好包上皮儿。4.(皮儿)表面:地皮。水皮儿。5.(皮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皮。豆腐皮儿。6.有韧性的:皮糖。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皮了,吃起来不香了。8.顽皮:调皮。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老挨说,他早就皮了。10.姓。

松:1.常绿乔木。有多种,树皮多呈鳞状块片开裂,叶针形成束,球果有木质鳞片。是重要的用材及采松脂树种。2.不紧密;不坚实:捆得太松。松软。3.放开;使松:松手。松腰带。4.不紧张;不严格:松弛。松懈。5.用瘦肉、鱼等做成的茸毛状或碎末状食品:肉松。6.经济较宽裕:近两个月我手头儿松了一些。

肉:1.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儿西瓜。4.性子慢,动作迟缓:肉脾气。那个人太肉,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

紧:1.物体受到几方面的拉力或压力以后所呈现的状态(跟“松2”相对,2.同):绳子拉得很紧。鼓面绷得非常紧。3.物体因受外力作用变得固定或牢固:捏紧笔杆。把螺丝钉往紧里拧一拧。眼睛紧盯住他。紧记着别忘了。4.使紧:紧了一下腰带。紧紧弦。紧一紧螺丝钉。5.非常接近,空隙极小:抽屉紧,拉不开。这双鞋太紧,穿着不舒服。他住在我的紧隔壁。全国人民团结紧。6.动作先后密切接连;事情急:紧催。一个胜利紧接着一个胜利。他紧赶了几步,追上老张。风刮得紧,雨下得急。任务很紧。抓紧时间。7.经济不宽裕;拮据:这个月用项多一些,手头显得紧一点。

成语评论

皮松肉紧”这个词,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身体状态,比如刚运动完肌肉酸痛的样子,但实际它的含义可不止于此。举个例子,小明刚入职新公司时,表面上总笑嘻嘻地和同事聊天,开会时也显得很轻松,但每次领导布置任务,他都熬夜加班到凌晨,生怕自己表现不够好——这就是典型的“皮松肉紧”。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状态常见吗?其实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周末约朋友逛街的小美,明明穿着宽松的卫衣和拖鞋,嘴里说着“随便逛逛”,可试衣服时却偷偷吸气收腹,生怕显胖;又比如跳广场舞的张阿姨,虽然总说“我就是活动活动筋骨”,但音乐一响,她的眼神瞬间变得专注,每个动作都精准到位。

为什么人们会表里不一呢?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往往源于对自我要求的矛盾。就像我邻居家读初中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总瘫在沙发上刷手机,看似懒散得很,可书桌上的台灯常常亮到半夜——家长以为他在偷懒,其实他早把作业藏在抽屉里写完了。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这种“外松内紧”的智慧。比如我写这篇文章时,虽然泡着枸杞茶、听着轻音乐,好像很悠闲,但大脑里正在高速筛选最贴切的案例。这种表面松弛的状态,反而能让人更好地调节压力阀,就像橡皮筋绷得太紧容易断,偶尔松松手才能弹得更远。

下次看到同事午休时瘫在椅子上刷短视频,别急着下结论。说不定人家上午刚完成三个紧急方案,此刻正用“皮松”的方式给大脑充电,为下午的“肉紧”积蓄能量呢。生活本就需要这样的弹性,就像弹簧床,太硬了硌得慌,太软了使不上劲,找到平衡点才能跳得更高。

"皮松肉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