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n
  • shǒu
  • d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n shǒu zì dào

成语解释:监守:看管;盗:盗窃。盗窃自己经管的财物。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盗窃自己看守之物

繁体字形:監守自盗

英文翻译:steal what is entrusted to one 's care

监守自盗的意思

监:[jiān]1.从旁察看;监督:监工。监考。2.牢狱:收监。探监。[jiàn]古代官府名:钦天监(管天文历法的官府)。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盗:1.偷窃:盗取。2.抢劫财物的人:强盗。海盗。

成语评论

监守自盗”这个词听起来像绕口令,但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直白。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张三是公司仓库管理员,每天下班前都要清点货物。某天他偷偷把两箱电子产品塞进自己的车里,第二天却上报“货物运输途中丢失”。这种自己负责看守却反过来偷东西的行为,就是典型的监守自盗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类事情容易发生?关键在于“双重身份”带来的漏洞。就像小区保安队长既管着大门钥匙,又惦记着业主的快递包裹,当监管权和实际利益集中在同个人身上时,诱惑就会像磁铁一样吸过来。

换个场景看更清晰。李会计掌握着公司所有报销单据,某个月她悄悄伪造了五张差旅发票。报销系统明明有审核流程,但因为她同时负责初审和终审,就像足球比赛里守门员兼任裁判,轻轻松松就能把球踢进自家球门——还不会被判犯规。

这里藏着个反常识的现象:我们总以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最保险,但完全放权反而可能埋雷。就像把整个糖果店交给最贪吃的小孩照看,玻璃罐里的巧克力豆早晚会神秘减少。这提醒我们:完善的监督机制不是不信任,而是给善意加上防护栏。

有个真实的案例值得琢磨。某博物馆安保组长连续三年偷换展品,用高仿品替换真迹转卖。直到有参观者发现展品标签上的朝代写错了,这个漏洞才被揭开。这件事告诉我们:再严密的系统也怕“内部蛀虫”,就像再好的锁也防不住拿着钥匙的小偷。

或许有人会疑惑:难道不能完全避免这种情况吗?现实点说,人性经不起绝对权力的考验。但我们可以像设计电路那样设置“保险丝”——让财务和审计分离,让操作权和监督权制衡。就像炒菜时不能既掌勺又尝咸淡,总要有个客观的试味环节。

从个人观察来看,很多监守自盗事件都始于“顺手牵羊”的心理。就像超市收银员第一次偷偷抹掉两件商品扫码记录,发现没人察觉后胆子越来越大。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堕落,往往比明目张胆的抢劫更难防范,也更值得警惕。

下次看到银行金库管理员要转岗去做押运员,或者小区物业经理突然申请调去停车场收费岗,或许就该多个心眼。不是说这些人都可疑,但合理轮岗确实像定期更换门锁的钥匙,能让整个安全体系更经得起考验。

监守自盗的造句

  1. 造句 这件弊案所以会发生,原来是厂裡面的人假公济私,监守自盗。
  2. 造句 若然负责监管的人自己监守自盗,与他理应看守的人同流合污,那么,如何完善的制度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 造句 想不到他监守自盗,偷天换日,真是胆大妄为。
  4. 造句 小李藉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如今在警方跟监之下终于图穷匕见,受到法律制裁。
  5. 造句 她监守自盗,多次窃取公款,终于受到法律制裁。
  6. 造句 当弊案爆发时,人人口诛笔伐那些监守自盗的官员。
  7. 造句 这件弊案所以会发生,原来是厂里面的人假公济私,监守自盗。
  8. 造句 这是一件一群人监守自盗,上下其手,贪污公款的弊案。
  9. 造句 多年来,他利令智昏,干著监守自盗的勾当。
  10. 造句 监守自盗的警卫用苦肉计掩人耳目,没想到警方一眼就看出破绽。

"监守自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