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ài tóu huàn miàn
成语解释: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成语出处:明 唐顺之《答王南江提学书》:“仆窃诵吾兄前后见惠两书,知吾兄痛惩既往之悔,直欲洗刷肠胃,不肯若世之盖头换面做好人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变化等
繁体字形:蓋頭换靣
英文翻译:Facelift
盖:[gài]1.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2.伞:雨盖。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4.压倒,超过:盖世无双。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6.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7.造(房子):盖楼。翻盖。8.方言虚词(a.发语词,如“盖闻”;b.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c.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2.姓。盖[盖,读音作gě(ㄍㄜˇ)、亦可读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换:1.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换。调换。2.变换;更换:换车。换人。换衣服。3.兑换。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说到"盖头换面"这个词,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整容手术或者房屋装修。但其实它的含义更广泛——任何事物只要经过精心修饰,都能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比如街角那家开了二十年的老书店,去年把斑驳的白墙刷成薄荷绿,木书架换成工业风铁架,这不就是典型的"盖头换面"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表面改变真的有意义吗?"前年我们小区改造时,施工队不仅重铺了柏油路,还特意保留了三十年前的路灯造型。现在既有了平整的路面,又留住了街坊们的集体记忆。这说明"盖头换面"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要在更新中守住本质。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手机厂商年年出新款,但消费者开始更关注系统升级而不是外壳颜色。这让我想到,"盖头换面"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提升内在价值。就像邻居王阿姨报名老年大学,虽然穿着还是那件蓝布衫,但言谈间多了诗词典故,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反而更动人。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赋予"改变"太多压力。其实不必每次都大刀阔斧,有时微调就能带来惊喜。上周把书房窗帘换成透光纱帘,原本昏暗的角落立刻充满生机。这种低成本改造证明:恰到好处的"盖头换面",往往比彻底改造更可持续。
下次当你想要改变什么时,不妨先问问:这个改变是满足实际需求,还是盲目跟风?就像给旧手机换个保护壳,既延续使用寿命又获得新鲜感,这才是"盖头换面"的智慧所在。毕竟,真正的改变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在传承与创新间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