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ù dòng yán sì
成语解释:谓神色不安,语调失常。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态等
繁体字形:目動言肆
英文翻译:Make a scene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动: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肆:1.任意而行,不顾一切:肆无忌惮。肆行无忌。2.铺子;商店:市肆。酒肆。3.数目“四”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什么是“目动言肆”?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眼神游移,言语放肆”,常用来形容人因心虚或慌乱而举止失常的状态。比如一位同事在汇报时频繁摸鼻子、不敢直视领导,嘴上却反复强调“数据绝对没问题”——这就是典型的“目动言肆”。
为什么我们会不自觉地出现这种表现?其实这与人类的本能反应有关。当大脑感受到压力时,杏仁核会触发“战逃反应”,导致肢体语言与口头表达产生割裂。就像孩子偷吃糖果被质问时,明明手还粘着糖粉,却瞪大眼睛说“我没吃”,这种矛盾状态恰恰印证了成语的精妙。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个观察?某次商务谈判中,我发现对方代表总在关键条款上推眼镜,语速突然加快三倍。这让我意识到可能存在隐藏风险,后来果然在财务条款中发现漏洞。这种“身体比嘴巴诚实”的现象,正是成语给予我们的现实启示。
有人认为现代社交依赖屏幕会弱化这种观察能力,我倒觉得恰好相反。视频会议中人们常会刻意控制表情,但无意识的摸耳垂、反复调整摄像头角度等细节,反而成为更精准的“情绪晴雨表”。就像上周视频面试时,候选人说着“完全接受加班”,手指却在桌面上敲出密集的摩斯密码节奏。
理解这个成语最大的价值,在于教会我们保持观察的敏感度。下次遇到言辞激烈却目光闪烁的推销员,或是声称不介意却频频看表的约会对象,不妨多留一份心。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实往往藏在那些未被修饰的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