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ěng
  • chī
  • y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ěng chī xì yòng

成语解释:省:节约。形容生活非常节俭

成语出处:《中国民谣》:“省吃细用勤劳动,好吃懒做不是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节俭

繁体字形:省喫細用

英文翻译:Save food and use

省吃细用的意思

省:[shěng]1.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是地方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域,直属中央。省下设若干市、县。2.指省会:进省开会。3.减免;节约。与“费”相对:省一道工序。省钱。4.简略:省称。省写。5.古官署名:尚书省。中书省。[xǐng]1.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反省。2.觉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3.探望;问候(多指对长辈、亲属):省亲。

吃: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饭。吃奶。吃药。2.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吸收(液体):道林纸不吃墨。4.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吃掉敌人一个团。拿车吃他的炮。5.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6.受;挨:吃亏。吃惊。吃批评。7.耗费:吃力。吃劲。8.被(多见于早期白话):吃他耻笑。9.见〖口吃〗。

细:1.(条状物)横剖面小(跟“粗”相对,2.—3.同):细铅丝。她们纺的线又细又匀。4.(长条形)两边的距离近:画一条细线。曲折的小河细得像腰带。5.颗粒小:细沙。玉米面磨得很细。6.音量小:嗓音细。7.精细:江西细瓷。这几件玉石雕刻做得真细。8.仔细;详细;周密:细看。精打细算。深耕细作。这人心很细。9.细微;细小:细节。事无巨细。不要管得太细。10.年龄小:细妹。细娃子。11.姓。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成语评论

省吃细用”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节省吃喝,细致用度”,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生活中精打细算、不浪费资源的状态。比如,刚毕业的小王为了攒钱买房,每天自己带饭上班,周末很少参加聚餐,朋友笑他“活得像个账房先生”,他却说:“这叫省吃细用,未来才能有底气。”

有人可能会问:省吃细用是不是等于抠门?其实不然。抠门是过度吝啬,甚至影响正常生活;而省吃细用是理性规划,比如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避免冲动消费。比如李阿姨买菜时会比较不同超市的价格,但遇到社区捐款时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这种“该省省、该花花”的态度,才是成语背后的智慧。

再举个例子:大学生小张用兼职收入支付学费,每月严格分配生活费。他坦言:“省吃细用不是委屈自己,而是把资源留给更重要的事。”这种主动掌控生活的态度,反而让他比同龄人更早学会了理财。从这个角度看,成语不仅是节俭,更是一种对未来负责的思维方式。

有人疑惑:现代社会物质丰富,还需要省吃细用吗?我的观点是:越是选择多元,越需要清醒判断。比如有人月薪过万却常年“月光”,有人收入普通却能三年存下首付——差别不在于赚多少,而在于是否懂得“细水长流”。就像修剪树枝能让树木长得更好,合理的消费规划反而能提升生活幸福感。

当然,省吃细用不是要人活成苦行僧。我见过一位创业者,平时穿几十元的T恤,但每年会花半个月工资带父母旅行。他说:“钱要花在能创造记忆的地方。”这种有温度的节俭,既避免了浪费,又让每一分钱都承载着意义。或许这才是成语在现代社会最生动的诠释:它教会我们在物欲横流中保持清醒,用有限的资源浇筑无限的未来。

"省吃细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