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éi yǎn gāo dī
成语解释:脸上的表情变化。泛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只是跟着奶奶,我们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儿,也得见识见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繁体字形:眉眼高低
英文翻译:an expression on the face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低:1.从下向上距离小;离地面近(跟“高”相对,2.同):低空。飞机低飞绕场一周。水位降低了。3.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低地。声音太低。眼高手低。4.等级在下的:低年级学生。我比哥哥低一班。5.(头)向下垂:低着头。
“眉眼高低”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在句子里?先看一个例子:“他这人很会看眉眼高低,老板还没开口,就知道该不该接话。”这里的“眉眼高低”指的是观察他人情绪和态度的能力,用来形容一个人懂得察言观色。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职场吗?当然不是!比如家庭场景:“妈妈一皱眉,妹妹立马放下手机去写作业,真是从小就会看眉眼高低。”这里强调的是对家人情绪的敏感捕捉,甚至带点幽默感。
为什么这种能力重要呢?我观察到,生活中很多矛盾都源于“看不懂脸色”。比如同事明显心情不好,有人还追着问工作进度;朋友说话带刺,有人偏要刨根问底。这时候,“眉眼高低”就像社交雷达,能帮我们避开雷区。
但完全依赖“看脸色”会不会活得太累?这确实需要平衡。比如谈判桌上既要观察对方微表情,也要坚持底线;教育孩子既要关注情绪,又不能一味迁就。关键是把这种观察力变成“润滑剂”,而不是枷锁。
最后想说的是,“眉眼高低”本质上是种共情能力。就像昨天在咖啡厅,服务员发现我盯着菜单犹豫,主动推荐了新品,这种细微的体贴让人如沐春风。培养这种观察力,其实是在练习如何更温柔地与世界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