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àn
  • shēng
  • jiàn
  • zh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àn shēng jiàn zhǎng

成语解释:亲眼看着某人的出生和长大。形容对某人非常熟悉

成语出处:元·王晔《桃花女》楔子:“他在我隔壁住,从小里看生见长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多用于长辈

繁体字形:看生見長

英文翻译:See life and grow

看生见长的意思

看:[kàn]1.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书。看电影。看了他一眼。2.观察并加以判断:我看他是个可靠的人。你看这个办法好不好。3.访问:看望。看朋友。4.对待:看待。另眼相看。别拿我当外人看。5.诊治:王大夫把我的病看好了。6.照料:照看。衣帽自看。7.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或词组前面,表示预见到某种变化趋势,或者提醒对方注意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好的事情或情况:行情看涨。别跑!看摔着!。看饭快凉了,快吃吧。8.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试一试(前面的动词常用重叠式):想想看。找找看。等一等看。评评理看。先做几天看。[kān]1.守护照料:看门。看自行车。一个工人可以看好几台机器。2.看押;监视:看犯人。看俘虏。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成语评论

看生见长”这个短语,乍一听可能让人觉得陌生。其实它并非传统成语,更像是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口语表达。字面意思是“看着生命出生、见证其成长”,常用来描述一种长期陪伴与观察的过程。比如家里养的小狗从出生到成年,或阳台上亲手种的番茄从幼苗到结果——这些场景都能用“看生见长”来形容。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亲眼见证”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时间维度。“看生见长”更强调持续性的参与,就像邻居张阿姨说的:“这盆兰花我看了三年才开花,真真是看生见长”。这种表达里藏着培育者的情感投入,不只是结果,更看重过程中的每个细微变化。

记得去年在社区菜园,有位退休教师带着孩子们种向日葵。每周测量植株高度时,总有孩子惊呼:“比上周高了整整两指节!”这种具象化的成长痕迹,正是“看生见长”的魅力所在。当生命的变化以可感知的速度呈现,观察者会不自觉地产生成就感与责任感。

现代人常抱怨生活节奏太快,或许正需要这样的“慢观察”。我办公室窗台的薄荷草,最初只是随手插的枝条。每天接水时瞥一眼,三个月后竟爬满了半个窗框。这种不经意的持续关注,意外成为了工作间隙的治愈时刻。或许“看生见长”的价值,就在于提醒我们:有些美好需要时间浇灌。

当短视频把万事万物都压缩成15秒的精彩瞬间,“看生见长”式的体验反而显得珍贵。它不追求戏剧性转折,更像细水长流的纪录片。就像老茶客说的:“急火泡不出好茶”,生命的韵律自有其节奏。下次看见路边的梧桐树,不妨抬头看看枝桠间光影的变化,说不定能品出别样的生活况味。

"看生见长"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