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ēn
  • wěi
  • nán
  • b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ēn wěi nán biàn

成语解释:辨:辨别。真假分辨不清

成语出处:巴金《“文革”博物馆》:“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忠奸不分、真伪难辨的大混乱,还有那些搞不完的冤案,算不清的恩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难以分辨

繁体字形:真伪难辨

英文翻译:It's hard to distinguish the true from the false

真伪难辨的意思

真:1.真实(跟“假、伪”相对):真心诚意。千真万确。去伪存真。这幅宋人的水墨画是真的。2.的确;实在:时间过得真快!。“人勤地不懒”这话真不假。3.清楚确实:字音咬得真。黑板上的字你看得真吗?4.指真书:真草隶篆。5.人的肖像;事物的形象:写真。传真。6.本性;本原:返璞归真。7.姓。

伪:1.有意做作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跟“真”相对):伪装。伪造。作伪。伪钞。去伪存真。2.不合法的;窃取政权、不为人民所拥护的:伪政权。伪军。伪组织。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

辨:1.区别;分析:明辨是非。2.古又同“”。

成语评论

现代的造假技术让人真伪难辨

真伪难辨的造句

  1. 造句 周晓丽连下七步棋,既有真伪难辨的美女乔装,又自身以代连环巧扮,使叶林森连番中计,也将龙山闹得人仰马翻。
  2. 造句 由于传说太多,使得陈抟的生平事迹真伪难辨。
  3. 造句 真伪难辨,不过事后吕庆东被省委陈*记叫到办公室长谈了一个多小时却是不争的事实。
  4. 造句 罪恶,总是披着各色的外衣,让人真伪难辨,真相,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5. 造句 大师,此事真伪难辨,听庞加和卡兰托说过,城主府内也是藏龙卧虎,您伤势尚未痊愈,是不是先缓一缓?
  6. 造句 不知韩姑娘用了什么法子烹饪出的这般真伪难辨的鸡鸭鱼肉来?并且吃鱼是鱼,吃鸡是鸡,与真鸡鱼肉质滋味口感一般无二,可谓通神入化!
  7. 造句 说着,就提起她那只真伪难辨的银白色古琦包出门去了。
  8. 造句 大清早,大雾弥漫,无论是远处的高山,还是面前的原野,无不似真似幻,笼罩在真伪难辨的虚无缥缈中。
  9. 造句 保护,大部分即死法术都无隙可乘,可冒牌货手上的戒指真伪难辨,“钢钉齐射”。
  10. 造句 祝由虽以咒术为本,但后来加进了书符、捏诀之类的道法,而且各地的巫医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这样一来便莫衷一是,真伪难辨了。

"真伪难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