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án sī mèng xiǎng
成语解释: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成语出处:《醒世悟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奸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思念
繁体字形:瞑思夢想
英文翻译:even in dreams
眠:1.睡眠:失眠。安眠。长眠(指死亡)。2.某些动物的一种生理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不动不吃:冬眠。蚕三眠了。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梦:1.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2.做梦:梦见。3.比喻幻想:梦想。4.姓。
想:1.思考;动脑筋:敢想敢做。2.回忆:放在什么地方,我一时想不起来啦。3.怀念;惦记:母亲想着远行的孩子。4.希望;打算:他想上北京。5.预料;推测:没想到情况这么复杂。
“眠思梦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特别贴近生活。比如小张为了考上理想大学,连做梦都在背单词,朋友调侃他:“你真是眠思梦想都要当学霸啊!”这时候,“眠思梦想”就生动地表达了那种执着到刻进潜意识的状态。
问题一:这成语只能用在“学习”“工作”上吗?当然不是!比如小李暗恋同事半年,天天琢磨怎么搭话,闺蜜笑她:“再这么眠思梦想下去,人家都要发现啦!”你看,感情里的单相思、对目标的强烈渴望都能用它,重点在“投入程度”而非具体领域。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老一辈常说“眠思梦想”,年轻人更爱用“上头”。其实这两个词像不同时代的镜子:前者带着古典的含蓄美感,后者更直白有冲击力。就像有人会说:“我对烘焙已经眠思梦想三个月了”,既保留韵味又不失鲜活。
问题二:和“朝思暮想”有什么区别?这两个成语像孪生兄弟,但细品会发现差异。“朝思暮想”侧重时间连续性,比如“孩子出国后,父母朝思暮想”;而“眠思梦想”更突出深度,形容连睡眠都无法中断的痴迷状态,更适合形容创作者对作品的投入,或者追梦者的忘我境界。
我发现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时,常常带着自嘲的幽默感。比如程序员小王熬夜改bug时发朋友圈:“眠思梦想改代码,醒来发现枕头边还放着键盘”,既传递了工作强度,又消解了严肃感。这种古今用法的碰撞,反而让成语焕发新生。
下次想表达对某件事的极致热情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比“很想”更有画面感,比“沉迷”更显积极。就像种子在黑暗土壤里积蓄力量,眠思梦想的状态,或许正是破土而出前的必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