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ì shēng mèng sǐ
成语解释:整天像在睡梦里一样。形容糊涂地生活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7回:“他逐日睡生梦死,奴那里耐烦和他干这营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处世态度
繁体字形:睡生夢死
英文翻译:To sleep, to dream, to die
睡:睡觉:早睡早起。睡着了。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梦:1.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2.做梦:梦见。3.比喻幻想:梦想。4.姓。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睡生梦死”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先看一个例子:“他最近沉迷游戏,每天熬夜到凌晨三点,第二天上班浑浑噩噩,简直是在睡生梦死。”这里的“睡生梦死”并非字面意思的“睡觉时做梦”,而是比喻人虚度光阴、麻木度日,像被睡眠和梦境困住一样失去对现实的掌控。
为什么会用这个成语?比如一个学生整天刷短视频、逃课睡觉,朋友劝他:“你再这么睡生梦死下去,期末考试怎么办?”这里用“睡生梦死”既点出了他浪费时间的行为,又暗含“明明清醒却像活在梦里”的讽刺感。
换个场景,有人问:“创业失败后他一直闭门不出,这是不是睡生梦死?”答案是肯定的。这种状态下,人看似在休息,实则陷入逃避现实的心理困境。就像有人白天睡觉、晚上发呆,用“身体休眠”掩盖“精神停滞”,反而比忙碌时更消耗心力。
如何避免陷入这种状态?我个人观察,现代人容易把“睡生梦死”合理化:比如用“躺平”当借口,或是用“佛系”掩盖焦虑。但真正的休息应该是充电而非逃避——睡8小时足够恢复体力,若连睡12小时还觉得累,可能问题不在睡眠,而在缺乏目标感。
再看一个职场案例:“项目延期后,小李请了三天假在家蒙头大睡,组长叹气说:‘你这不是调整状态,是睡生梦死’。”这里的关键在于区分“主动休息”和“被动消沉。前者有明确的时间规划和重启目标,后者却像掉进流沙,越挣扎越无力。
最后分享一个观点:我们不必妖魔化“睡生梦死”,它更像一种警示信号。当发现自己连续多日“醒了不知道做什么,睡了又觉得空虚”,或许该像电脑死机时按重启键——先走出房间晒晒太阳,从给绿植浇水的具体小事开始,重新建立与现实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