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o
  • dùn
  • xiāng
  • xi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áo dùn xiāng xiàng

成语解释:向:对着。形容针锋相对

成语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同“针锋相对”

繁体字形:矛盾相向

英文翻译:Contradictory

矛盾相向的意思

矛:1.古代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长矛。矛盾。2.姓。

盾:1.盾牌,古代打仗时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等的牌形武器。2.盾形的东西:金盾。银盾。3.货币名。苏里南、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本位货币。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向:1.方向:志向。风向。2.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跟“背”相对):向阳。面向讲台。两人相向而行。3.将近;接近:向晓。向晚。4.偏袒:老乡向老乡。5.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走。向先进工作者学习。从胜利走向胜利。6.姓。7.向来:向有研究。向无此例。

成语评论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矛盾相向"的情形,就像古人说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到底哪些成语能生动展现这种对立关系呢?举个最经典的例子,"画蛇添足"就是典型。本来已经画好了蛇,偏要添上脚,结果反而弄巧成拙。这里藏着什么矛盾?追求完美与破坏原本的和谐形成了对抗。

再来看"掩耳盗铃"。盗贼以为捂住耳朵偷铃铛别人就听不见,这矛盾点在于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的背离。自己制造的假象和真实的物理规律激烈碰撞,像极了现代人面对现实问题时"选择性失聪"的处世态度。

有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这些成语能流传千年?因为它们揭示了人性永恒的矛盾。比如"杞人忧天"中,理性认知与感性焦虑的拉扯,至今仍在每个失眠的深夜里上演。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成语的生命力所在。

在实际运用时要注意分寸。就像"拔苗助长"的典故,急于求成和遵循自然规律本是对立的,但若能在矛盾中把握平衡,反而能催生创新。我常想,现代社会的"内卷"现象,不就是新时代的"矛盾相向"吗?既要竞争又怕消耗过度,这种两难困境需要更智慧的解法。

观察发现,矛盾本身并不可怕。就像"塞翁失马"教导的,福祸往往相伴相生。当对立元素产生碰撞,反而可能激发出新的可能性。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心态,像太极图里的阴阳鱼,在动态平衡中找到前进方向。

下次遇到自相矛盾的情形,不妨停下来观察思考。那些看似对立的元素,或许正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双翼。就像风筝需要风的阻力才能高飞,生活中的矛盾也可能成为突破现状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