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 pín
  • jiù
  • 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 pín jiù è

成语解释:矜:怜悯。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

成语出处: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帮助穷苦人

繁体字形:矜貧捄戹

英文翻译:Save the poor

矜贫救厄的意思

矜:[jīn]1.怜悯;怜惜:矜怜。2.自尊自大;自夸:骄矜。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3.慎重;拘谨:矜持。[guān]1.同“”。2.同“”。[qín]古代指矛柄。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救: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厄:1.险要的地方:险厄。2.灾难;困苦:困厄。厄运。3.受困:海轮厄于风浪。

成语评论

矜贫救厄”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社区里有个退休教师,每个月从养老金里拿出一部分,悄悄给单亲家庭的孩子买文具。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摆摆手说:“都是街坊邻居,能帮一把是一把。”这种不张扬却实实在在的帮助,就是“矜贫救厄”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助人为乐有什么区别?其实核心在于“主动发现需求”。比如台风天过后,几个年轻人自发带着工具去清理独居老人院子里的断枝,而不是等对方开口求助。这种主动观察、提前行动的态度,正是成语里“矜”字的精髓——带着同理心去主动关怀。

记得去年冬天,菜市场有个摊主把卖剩的蔬菜免费送给环卫工人。有顾客问他这样会不会亏本,他笑着说:“菜放蔫了也是浪费,不如让需要的人暖暖胃。”这个场景让我突然意识到,“救厄”不一定是拯救大灾难,日常生活中的小温暖同样珍贵。就像成语传递的:帮助的价值不在于规模,而在于那份心意。

有个有趣的发现:矜贫救厄的行为往往会产生连锁反应。前阵子办公楼里有家公司给清洁阿姨买了新棉鞋,结果整栋楼都开始关注后勤人员的需求。这种涟漪效应说明,善意真的会传染。当一个人开始行动,就像往湖面扔了颗石子,波纹会一圈圈扩散开去。

在数字时代,矜贫救厄有了新形态。比如程序员开发免费教老人用手机的小程序,主播把直播收益捐给罕见病患者。这些创新方式打破了传统认知,证明帮助他人不必拘泥形式。重要的是保持那份初心——看见他人的困境,并用合适的方式伸出援手。

或许有人觉得现代人越来越冷漠,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地铁里让座的年轻人、帮邻居收快递的上班族、主动给外卖员递水的餐馆老板……这些碎片化的善意每天都在发生。它们像夜空里的星星,虽然单个的光很微弱,汇聚起来却能照亮整片黑暗。这大概就是“矜贫救厄”最真实的力量——不需要惊天动地,只要持续发光。

"矜贫救厄"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