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ó xíng liàn xìng
成语解释:锻炼身心。
成语出处:清·李渔《慎鸾交·情访》:“使我规避不得,只得用些磨形炼性之法,做一个老头陀去对付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锻炼人的身心
繁体字形:磨形煉性
英文翻译:Abrasiveness
磨:[mó]1.摩擦:脚上磨了几个大泡。我劝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铁杵磨成针。3.折磨: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4.纠缠;磨烦(mò·fan):这孩子可真磨人。5.消灭;磨灭:百世不磨。6.消耗时间;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磨。电磨。推磨。2.用磨把粮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麦子。3.掉转;转变:把汽车磨过来。我几次三番劝他,他还是磨不过来。
形: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炼:1.用加热等办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炼铁。炼钢。炼乳。猪油炼过了。2.烧:真金不怕火炼。3.用心琢磨,使词句简洁优美:炼字。炼句。4.姓。
性:1.性格:个性。天性。耐性。2.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性。弹性。药性。碱性。油性。3.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性。纪律性。创造性。适应性。优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为。性生活。性的知识。5.性别: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语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别有时有关,有时无关。如俄语名词有阳、阴、中三性。
“磨形炼性”这个词听起来挺玄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就像把一块粗糙的石头慢慢打磨成玉——通过经历各种事情,让人从外在行为到内心性格都变得更成熟。比如职场新人小张,每天被客户挑剔方案,开会时被领导当众批评,但三个月后他说话更有条理,遇事也不急着反驳了。这不就是“磨形”改习惯,“炼性”养耐性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经历这些苦事才能成长?”其实这和健身有点像。不举铁肌肉不会变结实,不拉伸身体容易僵硬。去年我学插花,一开始总把花枝剪得太短,老师却说:“错十次才能记住对的长度。”现在想想,犯错本身就是“磨形炼性”的一部分。
具体怎么实践呢?有个有意思的方法叫“三明治练习”。比如你想改掉遇事就抱怨的习惯,可以每天刻意做三件事:早上先记录三个值得感恩的细节;遇到糟心事时强制停顿十秒再开口;睡前复盘当天最想抱怨的事,试着找出积极面。这个过程就像给性格做雕塑,一刀一凿都是修行。
说到个人体会,我倒觉得现代社会太强调“速成”,反而让“磨形炼性”显得珍贵。上周遇到个外卖小哥,暴雨天送餐迟到却主动道歉,还从保温箱里掏出干毛巾让我擦手。这种骨子里的修养,绝不是刷几个短视频就能练成的。或许真正的成长,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里,把棱角磨成温润的光泽。
有个朋友最近迷上陶艺,她说拉坯时最难的不是塑形,而是控制转速和力道的平衡。太快泥巴会飞出去,太用力胚体就歪斜。这不正像我们打磨性格的过程吗?急着改变反而容易变形,带着觉察慢慢调整,才能在生活这个转盘上,最终塑造出让自己满意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