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ó chuān tiě yàn
成语解释: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成语出处:元 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磨穿鐵硯
英文翻译:long years of ardent study
磨:[mó]1.摩擦:脚上磨了几个大泡。我劝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铁杵磨成针。3.折磨: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4.纠缠;磨烦(mò·fan):这孩子可真磨人。5.消灭;磨灭:百世不磨。6.消耗时间;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磨。电磨。推磨。2.用磨把粮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麦子。3.掉转;转变:把汽车磨过来。我几次三番劝他,他还是磨不过来。
穿:1.破;透:把纸穿了个洞。水滴石穿。2.用在某些动词后,表示破、透或彻底显露:射穿。磨穿。看穿了他的心思。戳穿阴谋诡计。3.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穿针。穿过森林。从这个胡同穿过去。4.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穿糖葫芦。用珠子穿成珠帘。5.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穿鞋。穿衣服。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砚:1.砚台:笔砚。端砚。2.旧时指有同学关系的(因同学常共笔砚,同学也称“同砚”):砚兄。砚友。
“磨穿铁砚”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专注坚持。比如:“小张为了考取律师资格证,每天学习12小时,朋友调侃他这是要‘磨穿铁砚’。”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当我们在某个领域持续投入大量精力时,确实容易联想到古人用坏砚台的画面。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用电脑打字了,这个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其实关键在于比喻内核。就像程序员连续三个月熬夜写代码,终于完成核心模块开发,这种长期专注的状态正是“磨穿铁砚”的现代演绎。工具在变,但人类追求目标的执着精神始终相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常被误读为“只要时间长就能成功”。我曾见过邻居大爷练书法三十年,方法不当导致手腕劳损。这提醒我们:持久努力需要配合科学方法,就像铁器要锻造而非蛮力击打。真正的“磨穿”应该是智慧与耐力的结合,而非单纯的时间堆积。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磨穿铁砚”式的坚持反而显现特殊价值。当短视频不断切割注意力时,能静心打磨技艺的陶艺师、十年如一日观测星象的天文爱好者,他们身上闪耀着超越时代的光芒。这种深耕精神恰如铁砚上的刻痕,记录着时间沉淀的力量。
或许我们应该这样理解:铁砚是否磨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锻造出了更坚韧的心志。就像登山者不会因为顶峰积雪消融就否定攀登的意义,专注做事本身往往比结果更值得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