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ǐ xiān yī fàn
成语解释:见“礼先壹饭”。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答王于一秀才论人》:“以仆礼先一饭,为识路之老马。”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交往等
繁体字形:禮先一飯
英文翻译:First of all
礼: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礼。丧礼。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节。敬个礼。3.礼物:送礼。献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4.以礼相待:礼贤下士。5.姓。
先: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饭:1.煮熟的谷类食品。特指米饭。2.每天定时吃的食物:早饭。晚饭。
“礼先一饭”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看。“礼”是礼貌,“先”是提前,“一饭”就是一顿饭。连起来的意思是,在礼节上要主动先表达心意,甚至像请人吃顿饭一样提前行动。那它到底怎么用呢?
举个真实场景:同事小王帮你解决了一个紧急任务,你第二天立刻买了杯咖啡放在他桌上,附上一句“昨天多亏你帮忙”。小王心里一暖,这就是“礼先一饭”的体现——主动表达感谢,而不是等对方开口。这时候有人会问:“这不就是礼尚往来吗?”其实区别在于主动性,前者是主动出击,后者更像有来有回。
再比如家庭聚会时,表弟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姑姑提前问了姑娘的饮食习惯,特意准备了无糖点心。姑娘私下说:“阿姨连我没说过的小细节都注意到了。”这种细腻的提前关照,不正是“礼先一饭”的生动写照吗?这里的关键在于,主动观察对方需求,而非被动应付。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还需要这些老讲究吗?”其实越是快节奏,真诚的礼节越珍贵。上周我参加行业交流会,遇到个创业公司老板。他记住每个参会者的名字和公司,见面直接说:“张工,你们新推出的智能插座设计真巧妙。”这种细节处理,让他在三分钟内就建立了信任感。
数字时代里,“礼先一饭”正在进化形式。朋友群里有人过生日,现在流行卡点送祝福。但上个月我试了个新方法:提前三天寄了本对方提过的绝版书,生日当天恰好送到。朋友打电话来说:“这比红包有心意多了。”你看,用心的提前量,永远比随大流更打动人。
说到底,“礼先一饭”的核心是培养预判他人需求的习惯。就像好的餐厅服务员,不会等客人挥手才倒水。这种主动关怀的能力,在职场协作、亲友相处中都适用。下次遇到需要表达心意的场合,不妨试试“抢跑半步”,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