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í xī jǔ wǔ

成语解释: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指举贤不避亲,客观公正。亦作“祁奚举子”。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

繁体字形:祁奚舉午

英文翻译:Qi xijuwu

祁奚举午的意思

祁:1.指安徽祁门:祁红(祁门出的红茶)。2.指湖南祁阳:祁剧。3.姓。

奚:1.古指奴隶。后称被役使的人:奚童。2.文言疑问代词。什么;哪里:太师奚笑也?。彼且奚适也?3.文言副词。怎么;为什么:子奚乘是车也?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午:1.地支的第七位。2.午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一点到十三点。3.日中的时候(十二点)。

成语评论

祁奚举午”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它背后其实有个挺有意思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大臣祁奚退休时,国君让他推荐接班人,他直接推举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有人觉得这是“任人唯亲”,但祁奚的理由很实在:“我最了解他,他的能力确实配得上这个位置。”后来祁午也确实干得不错。这个故事后来就被用来形容那些不避嫌、只论才能的举荐行为。

举个例子:公司要选拔新项目负责人,张经理力排众议推荐了自己的徒弟小王。面对质疑,他坦然说:“我清楚小王过去三年独立完成过三个同类项目,这和‘祁奚举午’一样,合适的人就该站在合适的位置。”你看,这时候用这个成语是不是特别贴切?

可能你会问:推荐自己人真的没问题吗?关键要看动机。就像祁奚如果明知儿子能力不足还要硬推,那才是问题。但如果是基于对能力的充分了解,这种“举亲不避嫌”反而体现了担当。现实中,很多团队领导愿意推荐老部下,往往也是因为彼此知根知底,配合起来更高效。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祁奚当年还推荐过自己的“仇人”解狐,可惜解狐病逝了。这说明他真正做到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放到今天,就像部门主管既能提拔竞争对手团队的人才,也敢给跟着自己打拼多年的下属机会,这种格局可不是谁都有的。

我在职场二十年,见过不少“祁奚举午”的现代版。有个前辈曾顶着压力推荐刚毕业的侄子进技术部,结果这孩子半年就解决了困扰公司两年的数据加密难题。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关键不在于关系亲疏,而在于推荐人是否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像栽树的人如果清楚知道树苗的品种和生长周期,旁人其实不必对着树坑指指点点。

下次看到有人推荐自己熟悉的人选时,不妨先别急着贴标签。多问一句:“除了私人关系,他们之间是否存在专业上的信任基础?”或许你会发现,现实中的“祁奚举午”远比想象中普遍,而且很多时候,正是这种基于深度了解的推荐,让真正的人才不至于被埋没。

"祁奚举午"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