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jiān jù dù
成语解释:指有势力的奸狡恶人。
成语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监禁》:“有婪官利其赃利,致之死而灭口者;有神奸巨蠹,恐其幸脱而立取病呈者。”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等
繁体字形:神姦巨蠧
英文翻译:Godforsaken beetle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奸:1.奸诈:奸笑。奸计。老奸巨猾。2.不忠于国家或君主的:奸臣。3.出卖国家、民族或阶级利益的人:汉奸。内奸。为党除奸。4.自私;取巧:藏奸耍滑。这个人才奸哪,躲躲闪闪不肯出力。5.奸淫:通奸。强奸。
巨:1.大;很大:巨款。巨轮。巨幅画像。为数甚巨。2.姓。
蠹:1.蛀蚀器物的虫子:蠹虫。木蠹。书蠹。蠹鱼。2.蛀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蠹蛀。蠹害。蠹弊(弊病,弊端)。
“神奸巨蠹”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说的就是那些隐藏极深的大坏蛋。比如历史书上写某贪官:“他表面上勤政爱民,背地里却勾结豪强、鱼肉百姓,真可谓神奸巨蠹。”这里用四个字就点破了人物的虚伪与危害。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坏人”有什么区别?核心在于“隐蔽性”。普通坏人干坏事容易被发现,而神奸巨蠹往往披着光鲜外衣。比如某公司高管长期挪用公款,却总以“业务需要”为借口,直到审计时才东窗事发——这种带着面具作恶的,才配得上“神奸巨蠹”的称号。
在实际运用中,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两种人:一种是占据高位的腐败者,另一种是擅长伪装的阴谋家。就像电视剧里那个看似慈祥的族长,暗地里操纵家族财产转移,观众看到结局时恍然大悟:“原来他才是真正的神奸巨蠹!”这种戏剧化反差,恰好体现了成语的精准表达力。
或许你会好奇:现代社会还存在这样的人吗?从曝光的商业诈骗案来看,有些骗子会打造慈善家人设,通过捐款获得信任后再实施欺诈。这种“先立牌坊再作恶”的行为模式,正是当代版的神奸巨蠹。不过换个角度看,随着信息透明度提高,这类人藏身难度也在增大。
我个人认为,理解这个成语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警惕性。它提醒我们:善恶并非总写在脸上,就像山林里的参天古树,外表粗壮却可能藏着蛀空树干的虫洞。但也不必因此怀疑一切,保持理性判断就好——毕竟阳光之下,再狡猾的蠹虫也终会现形。
最后分享个观察:成语的生命力在于活用。下次看到某明星人设崩塌的新闻,试着用“神奸巨蠹”造个句子,你会发现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竟能如此契合。语言就像照妖镜,关键看我们会不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