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dào shè jiào
成语解释: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成语出处:《易·观》:“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手段
繁体字形:神道設教
英文翻译:enchant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设:1.设立;布置:设防。设宴。总部设在北京。2.筹划:设计。想方设法。3.假设:设想。设x=1。设长方形的宽是x米。4.假如;倘若:设有困难,当助一臂之力。
教:[jiào]1.教导;教育:管教。请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兰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让:教他无计可施。教我十分为难。[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教唱歌。教小孩儿识字。师傅把技术教给徒弟。
“神道设教”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玄乎,但说白了就是用“神明的名义”来教化百姓。比如《西门豹治邺》的故事里,地方官故意让巫婆跳进河里“问河神”,结果揭穿骗局,老百姓从此不再迷信。这其实就是用“神道”的外壳装进“治世”的智慧——你说这是套路吗?当然是;但能让百姓主动配合治理,效果反而比强行说教更好。
有人可能会问:“这算不算愚民政策?”换个角度看,古代识字率低、信息闭塞,用祭祀祈福的方式传达“勤劳耕作会有好收成”,本质上和今天用动画片教孩子交通安全是一个逻辑。工具本身没有善恶,关键看用的人怎么操作。就像村里老人常说:“拜土地公不如修水渠”,但修水渠的动员令,可能还得从“土地公会保佑丰收”说起。
现代职场里也能看到类似现象。比如某公司推行新制度,老板不说“这是为了提高利润”,反而在动员会上讲“我们要打造行业标杆团队”。员工听着使命感爆棚,执行力自然提升——这种“目标包装术”,算不算当代版的神道设教?
我个人在山区支教时见过有趣的事:校长为了让学生按时到校,说教室门口的老槐树是“文曲星摸过的”。孩子们不仅来得早,还会主动给树浇水。后来成绩确实进步了,你说这功劳是该算给文曲星,还是算给集体心理暗示?或许答案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奏效了。
再看历史,朱元璋当年把《大明律》和《劝善书》一起推广,前者用刑罚约束行为,后者用因果报应规范思想。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拳,比起单纯强调法律条文,明显更符合人性特点。毕竟普通人既需要清晰的规则,也需要情感上的认同感。
话说回来,当代人听到“神道设教”总觉得带点封建残余。但仔细观察商业广告就会发现,某些品牌打造的“情怀故事”“工匠精神”,本质上还是在用现代叙事框架完成同样的事——通过构建共同信仰来影响群体行为。当我们在直播间为“老字号匠心”买单时,和古人对着龙王庙祈雨,心理机制其实异曲同工。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讲故事”的能力决定教化效果,那么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警惕被套路,还是更该学习这种沟通智慧?答案或许就像炒菜的火候,关键在于掌握那个微妙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