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ìn
  • gōng
  • qǐn
  • b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n gōng qǐn bīng

成语解释:指止息战事。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以禁攻寝兵为务。”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停战

繁体字形:禁攻寢兵

英文翻译:No sleeping soldiers

禁攻寝兵的意思

禁:[jìn]1.明令取消;制止:严禁走私。2.拘押:监禁。3.法律或习惯所不允许的事:犯禁。违禁物品。4.皇帝的住处:宫禁。紫禁城。[jīn]1.受得住;耐(用):禁得起考验。这件衣服禁穿。2.忍住:不禁大笑。

攻:1.攻打;进攻(跟“守”相对):围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敌人的桥头堡。2.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学习:专攻。一门心思攻外语。4.姓。

寝:1.睡:废寝忘食。2.卧室:入寝。就寝。寿终正寝。3.帝王的坟墓:陵寝。4.停止;平息:其议遂寝(那种议论于是平息)。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成语评论

禁攻寝兵”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拆开看就很好理解。“禁攻”是停止攻击,“寝兵”是收起兵器,合起来就是劝人放下武力冲突。比如两个邻居因为地界争吵,村长劝道:“咱们禁攻寝兵吧,不如请测绘队来重新量地。”这时候成语就成了化解矛盾的钥匙。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是不是只能用在打仗的场景?其实不然。想象一个创业团队开会时吵得面红耳赤,负责人敲着白板说:“咱们先禁攻寝兵,把各自方案写下来对比优劣。”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缓和——这说明停止对抗、回归理性在任何冲突中都适用。

这个成语的现实意义在哪?看看手机厂商的价格战就明白了。某品牌突然宣布:“我们禁攻寝兵,把研发经费转向环保材料开发。”结果不仅赢得消费者好感,还带动整个行业转向良性竞争。可见放下眼前厮杀,可能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个有趣现象:越是强调“禁攻寝兵”的朝代,往往文化科技发展越快。宋朝虽然军事偏弱,但推行和谈政策期间,瓷器、造船、天文都达到新高度。这让我想到现代办公室,当团队停止互相甩锅,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创新点子反而层出不穷。

有人质疑:如果别人先动手怎么办?春秋时期墨子救宋的故事给出了参考答案。当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墨子不是直接对抗,而是演示守城器械让楚王知难而退。这种“以智止战”的策略,比单纯喊停更高明,也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博弈智慧。

菜市场里也能看到成语的影子。卖菜大妈为抢摊位差点动手,旁边大叔喊了句:“都禁攻寝兵!咱们抓阄决定位置。”围观群众哄笑中,火药味瞬间消散。这种把大道理化用在小事上的智慧,正是成语的生命力所在。

当代国际交往中,“禁攻寝兵”有了新内涵。就像南极科考站,各国科研人员抛开政治分歧共同研究冰川。这种暂时搁置争议、聚焦共同目标的模式,或许能给解决地区冲突提供新思路——毕竟气候变化这样的威胁,可比领土争端紧迫得多。

最后想说,真正践行这个成语需要勇气和格局。就像下棋时主动放弃吃掉对方棋子,转而构建有利阵型。生活里少些针锋相对,多留点缓冲余地,可能会发现原本的死局暗藏活路。毕竟,放下武器的姿势,有时候比举起武器更需要力量。

"禁攻寝兵"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