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 jīng biàn zhì
成语解释: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读书
繁体字形:離經辨志
英文翻译:Differentiation from the classics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经:[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辨:1.区别;分析:明辨是非。2.古又同“辩”。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离经辨志"这个词乍一听有点抽象,咱们先拆开看看。"离经"不是说要背叛经典,而是指不被常规束缚;"辨志"强调明确自己的志向。合起来就是:在纷繁复杂的观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举个职场例子:小张在互联网大厂做程序员,每天加班到深夜却总觉得空虚。直到他报名参加社区编程课,手把手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机,突然发现技术还能这样温暖人心。三个月后他递交辞呈,专职做数字助老培训师。
这时候问题来了:放弃高薪工作算不算离经叛道?其实这正是"离经辨志"的生动体现——当外在标准和内心追求冲突时,敢于突破常规框架做选择,远比盲目跟随潮流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再看教育场景:李老师发现班里有个女孩总在语文课画漫画,她没有按校规没收画本,反而鼓励学生用四格漫画解读古文。期末时,这个"不务正业"的学生不仅语文成绩进步,还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奖项。
传统教育强调统一标准,那个性化发展还有空间吗?这件事恰好说明,真正的教育应当像园丁修剪花枝——既要规范基本形态,更要保留每朵花的独特生长姿态。离经辨志在这里化作因材施教的智慧。
我始终认为,这个成语在当代社会有着特殊意义。当信息爆炸带来价值观冲撞,当"成功模板"铺天盖地袭来,能保持清醒认知并坚持自我轨迹的人,往往才是活得最自洽的。就像登山时不必挤在同一条索道,找到适合自己的攀登路线,沿途风景可能更美。
下次面临重大选择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个决定是源于外界期待,还是发自本心?答案或许不会立刻清晰,但提问本身已经是在践行"离经辨志"的深层含义——在时代洪流中,守护独立思考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