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 tí tài yuǎn
成语解释:离开主题很远,不着边际
成语出处:林徽因《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最后如果不算离题太远,我们还要具体地讲一点我们对于作者与作品的见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不着边际
繁体字形:離題太遠
英文翻译:drift far from the subject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题:1.题目:命题。练习题。文不对题。出了五道题。2.写上;签上:题诗。题字。题名。3.姓。
太:1.高;大:太空。太学。太湖。2.极;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师(老师的父亲或父亲的老师)。太夫人(尊称别人的母亲)。4.a)表示程度过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热,烫手。人太多了,会客室里坐不开。他太不谦虚了。b)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只限于肯定):这办法太好了。这建筑太伟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语气):不太好。不太满意。5.姓。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说话“离题太远”的情况。比如朋友聊减肥方法,突然开始分析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还越说越兴奋。这种“脚踩西瓜皮,溜到哪算哪”的聊天方式,表面看是思维活跃,实则容易模糊重点。
为什么会有人离题太远?可能是思路跳跃太快,也可能缺乏逻辑训练。就像导航软件突然死机,车子明明要开往医院,结果拐进了菜市场。比如公司开会讨论预算分配,有人突然说起自家阳台种的小番茄,还掏出手机展示照片——这种跑题看似有趣,实则消耗团队时间。
记得有次学生写命题作文《我的梦想》,开头说想当医生,中间变成分析医疗体系改革,结尾却在吐槽学校食堂难吃。这种写作就像放风筝断了线,看着飞得高,其实早就失控。
如何避免离题?有个简单方法:说话前先画“路线图”。就像出门旅游做攻略,把核心观点当目的地,辅助事例当沿途加油站。比如解释“环保重要性”,可以从塑料袋分解周期讲到社区垃圾分类,但别突然扯到塑料厂股票涨跌。
最近发现网络讨论特别容易跑偏。有人在科普航天知识的视频下争论南北甜粽哪个好吃,这种“思维漂移”就像炒菜忘关火,话题不知不觉就糊了。其实抓住主线并不难,关键要时刻自问:“我现在说的内容和主题有关联吗?”
工作中见过最夸张的案例:部门例会汇报项目进度,同事从服务器故障讲到童年被狗追的经历。这种叙事就像脱轨的火车,旁人想拉回正题都找不到抓手。后来我们定了个“三句话原则”——任何发言前三句必须点明主题。
语言表达本质是思维训练。那些总跑题的人,可能缺少的不是知识储备,而是构建逻辑框架的能力。就像盖房子先打地基,说话也得先立柱子。下次准备长篇大论时,试着用“首先、其次、最后”给自己划跑道,既能控制方向,又让听众跟得上节奏。
意识到问题就是改变的开始。与其苛责自己“容易跑偏”,不如把每次对话当成思维体操。毕竟就连顶级作家也会写废稿,重要的是在跑偏时及时觉察,像校正陀螺仪那样,轻轻把自己转回正确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