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 shēng ěr
成语解释:耳:耳状物。禾头长出牙蘖,庄稼就报废。灾年的象征
成语出处:南唐·李建勋《闲出书怀》:“溪田雨涨禾生耳,原野莺啼黍熟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禾生耳
英文翻译:Gramineous ear
禾:1.禾苗,特指水稻的植株。2.古书上指粟。3.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禾生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出自《诗经》,原指稻谷成熟时穗子低垂的样子,后来引申为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呈现出的丰盈状态。怎么理解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呢?
比如老张经营果园三年不结果,亲戚都劝他改种蔬菜,他却说:“禾生耳需要时间,明年你们再看。”果然第四年满园苹果压弯枝头,像极了稻穗低垂的景象。这里既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暗含“厚积薄发”的智慧。
有人问:等待过程中如何判断是盲目坚持还是明智守候?关键在于观察“茎秆是否健壮”——就像判断禾苗能否结穗要看根系发育。创业者持续优化产品却暂未盈利,若用户口碑持续提升,这便是看不见的“根系生长”,与盲目烧钱扩张有本质区别。
我常想,现代社会推崇“立竿见影”,但春种秋收的古老智慧反而更具启发性。就像培育孩子特长,与其追求考级证书的速成,不如关注兴趣土壤的滋养。去年邻居小孩痴迷观察昆虫,今年竟在全国生物竞赛崭露头角,恰似禾苗在默默拔节后突然抽穗。
不同领域都在印证这个道理: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论文突破,传统手艺人经年累月练就的绝活,乃至江河入海前漫长的河道蜿蜒。快节奏时代里,“禾生耳”提醒我们:有些美好需要给时间以时间,就像等待一朵花开,要相信季节的力量。
下次看到迟迟未见成果的事情,不妨像老农般蹲下来查看“土壤湿度”和“根系状况”。毕竟,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视线之外,当内在积累足够时,那个稻穗低垂的丰收时刻,自然会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