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ū
  • yuè
  • hán
  • ji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ū yuè hán jiāng

成语解释: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心地

繁体字形:秌月寒江

英文翻译:Autumn moon and cold river

秋月寒江的意思

秋:1.秋季:深秋。秋风。秋雨。秋高气爽。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秋。大秋。3.指一年的时间:千秋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5.姓。6.见〖秋千〗。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寒: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3.穷困:贫寒。4.姓。

江:1.大河:长江。珠江。黑龙江。2.(Jiāng)指长江:江汉。江淮。江南。江左。3.姓。

成语评论

深秋的夜晚,老张独自坐在江边垂钓。水面倒映着清冷的月光,鱼漂在寒江中纹丝不动,他却笑着说:"这秋月寒江的景致,倒比钓上鱼更让人心静。"这种将环境与心境结合的场景,正是"秋月寒江"最生动的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秋月寒江到底在说什么?其实这个成语就像江面的月光,表面说自然景观,实则映射人的品格。明代画家徐渭曾用这个意象比喻自己的创作状态——在清冷的月光下作画,江水虽寒却保持澄澈,正如艺术家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纯粹心境。

现代职场中也能找到这样的例子。记得去年公司面临裁员危机时,技术部的李姐每天依然准时帮新人调试代码。有同事笑她傻:"公司都要倒了还教徒弟?"她却说:"工作就像秋月寒江,外界再动荡,该做的事总要保持该有的温度。"这种在压力下坚守专业精神的态度,正是成语的现代诠释。

有个有趣的发现:这个成语在不同语境会产生奇妙变化。当用来形容环境时,它带着萧瑟的美感;用于描述人物时,则透出孤傲的气质。就像去年冬天我在黄山见到的挑山工,他们踏着结冰的石阶运送物资,呼出的白气在冷月下升腾,那画面既符合自然界的"秋月寒江",又展现了劳动者的坚韧品格。

或许有人觉得这种成语已经过时,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个时代都在赋予它新内涵。就像电子屏幕的冷光映在深夜加班者的眼镜上,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秋月寒江"?重要的不是场景本身,而是身处其中的人如何保持内心的澄明。这种古今相通的精神追求,正是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密码。

下次当你遇到需要坚持原则却遭人非议的情况,不妨想想江面上那轮不受波澜影响的秋月。外界环境或许寒冷,但内心若能像倒映月光的江水般保持通透,就能在复杂世事中找到自己的锚点。这或许就是"秋月寒江"穿越千年仍能引发共鸣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