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ān
  • chū
  • shē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ē bān chū shēn

成语解释:科班:指旧时招收儿童;培养为戏曲演员的组织。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成语出处: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科班出身

英文翻译:having receiv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what one is doing

科班出身的意思

科:1.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科目。文科。理科。专科。牙科。妇科。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处低,比股高):秘书科。财务科。总务处下面分三个科。3.科举考试,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科场。登科。开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学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为松科、杉科、柏科等,鸡形目分为雉科、松鸡科等。科以下为属。6.姓。7.法律条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罚):科刑。科罪。科以罚金。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班:1.为了工作或学习等目的而编成的组织:大班。作业班。进修班。2.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班。晚班儿。值班。日夜三班。3.军队编制的基层单位,隶属于排。4.旧指戏班,也用于剧团的名称:班规。搭班。三庆班。5.a)用于人群:这班姑娘真有干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你搭下一班飞机走吧。公共汽车每隔四分钟就有一班。6.按排定的时间开行的:班车。班机。7.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8.姓。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成语评论

科班出身”这个词儿,大家应该不陌生吧?比如“他是京剧科班出身,唱念做打样样扎实”,或者“这医生虽然是科班出身,但临床经验不足”。可到底什么是“科班出身”?为什么这个词既带点专业认证的意味,又暗含某些局限?

咱们先拆开看本意。旧时戏曲行当的“科班”相当于现在的专业院校,学员要经过系统训练才能登台。所以“科班出身”本指接受过严格职业训练的人。但有意思的是,这个词现在用起来常带双面性——既认可专业基础,又暗示可能缺乏灵活性。比如有人会说:“别看他不是科班出身,营销方案做得比谁都野”,这里就暗含着对非传统路径的肯定。

举个实际场景:互联网公司里,产品经理岗位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名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A君,写文档规范但创意平平;自学转行的B君,总能用意想不到的方式破局。这时候老员工可能会说:“小B虽然不是科班出身,用户洞察倒真有两把刷子。”这种对比生动展现了“科班”标签的AB面。

有朋友可能要问:那现在社会还看重科班出身吗?我的观察是:关键领域仍需要专业门槛,比如医生、工程师;但创意类岗位更看重实际能力。有个做游戏原画的朋友,美术专业毕业反而被甲方说过“风格太学院派”,后来他刻意混搭民间艺术元素,作品反而更受欢迎。这说明专业基础就像地基,但建筑风格还得自己琢磨。

最近遇到个有意思的案例。某科技公司CTO是哲学系毕业的,但他主导开发的AI伦理评估系统获得行业大奖。记者采访时他说:“我的优势恰恰在于没被编程思维框住。”这让我想到,科班训练提供的是一套工具箱,而真正的高手,既懂得规范使用工具,也敢于跳出工具箱创造新工具。

说到底,专业背景就像入场券,能帮我们推开第一扇门。但要在领域内走得更远,持续的学习能力和跨界思维可能更重要。就像做饭,科班厨师懂刀工火候,但菜市场里的大婶凭着几十年掌勺经验,也能炒出让人回味无穷的家常味。专业与野路子的碰撞,往往能擦出最亮的火花。

科班出身的造句

  1. 造句 养鱼他可是科班出身,肯定是胜任愉快。
  2. 造句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班出身的人越来越多。
  3. 造句 ‘反转地球’是告诉大家做音乐不是一定要科班出身或是一定要会什么乐器,而是用心来玩出来的,我们要用音乐反转地球!潘玮柏 
  4. 造句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犹如一个科班出身的戏剧演员,在坐科的时候他是要服从严格纪律的,唱功坐功都要认真学习,各种角色的戏都要完全谙通,学成之后才能各按其趣味而单独发展其所长。
  5. 造句 道先生是那种老式的、正规科班出身的首席园艺师。
  6. 造句 她不是科班出身,但却身手不凡.
  7. 造句 这位非科班出身的数学家对数字特别痴迷。
  8. 造句 考虑到霍布森不是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家,他可谓是成就非凡。
  9. 造句 科班出身、多年研究的扎实功底,思虑周详、另辟蹊径的写作策略,为他赢得了众多读者,也为面向大众的历史写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10. 造句 焦晃是上海戏剧学院的科班出身,曾从事数十年话剧表演,不仅演技精湛,台词功底更是十分深厚,他的声音表演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科班出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