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huǐ xiāo gǔ
成语解释:积毁:不止一次的毁谤;销:熔化。一次又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比喻毁谤中伤的可怕。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常与众口铄金连用
繁体字形:积毁銷骨
英文翻译:defamation destroys a man
积:1.积累;聚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院子里积了不少水。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积。奶积。捏积。这个孩子有积了。4.乘积的简称。
毁:1.破坏;糟蹋:毁灭。销毁。好好儿的一本书,让你给毁了。2.烧掉:烧毁。焚毁。3.说别人坏话;诽谤:毁誉。诋毁。4.把成件的旧东西改成别的东西(多指衣服):用一件大褂给孩子毁两条裤子。5.姓。
销:1.熔化金属:销金。2.除去;解除:撤销。销假。把那两笔账销了。3.销售:供销。畅销。脱销。兜销。一天销了不少货。4.消费:花销。开销。5.姓。6.销子。7.插上销子。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积毁销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的核心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长期积累的诽谤和诋毁,会像刀子一样慢慢消磨一个人的声誉甚至生命。举个例子,假设有个同事总在背后说你工作偷懒,起初大家可能不信,但如果半年下来不断有人添油加醋地传播类似的话,领导会不会开始怀疑你?周围的人会不会逐渐疏远你?这就是“积毁销骨”的力量。
问:为什么谣言能“销骨”呢?因为人的信任是有限的。当负面信息反复出现,大脑会不自觉地认为“无风不起浪”,哪怕没有证据,心理暗示也会让人产生偏见。就像一滴墨水掉进清水里,可能很快散开,但持续滴入就会染黑整杯水。
历史上有个经典案例:战国时期,名将吴起因为才华出众遭人嫉妒,政敌常年散布他“不孝”“贪权”的言论。尽管他战功赫赫,最终国君还是听信谗言将他处死。你看,连英雄豪杰都难逃“积毁销骨”的陷阱,普通人更要警惕这种隐形伤害。
问: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更快,这个成语还适用吗?不仅适用,反而更危险了。比如某网红被匿名账号连续三个月造谣“卖假货”,即便最后澄清,粉丝可能已经流失大半,品牌合作也黄了。碎片化信息时代,人们往往记住标签而忽略真相。
我个人观察到,对抗“积毁销骨”最有效的方式不是辩解,而是主动构建透明的生活圈。就像小区里总被传“脾气差”的王阿姨,后来她每天晨练主动和邻居打招呼,半年后谣言自然消失。阳光照到的地方,阴影总会退散。
下次听到别人议论谁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事你亲眼见过吗?”或许就能阻止一次“积毁销骨”的发生。毕竟,语言可以是温暖的烛光,也能成为烧毁信任的野火——选择权其实在我们每个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