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ǎo
  • tún
  • li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 cǎo tún liáng

成语解释:积:积累;囤:囤积。指储存粮食和草料等战备物资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5回:“蜂屯蚁聚施威武,积草囤粮待战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储存战备物资

繁体字形:积草囤粮

英文翻译:To lay up grass and grain

积草囤粮的意思

积:1.积累;聚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院子里积了不少水。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积。奶积。捏积。这个孩子有积了。4.乘积的简称。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囤:[dùn]1.用竹篾、荆条、稻草编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盛粮食的器具:粮食囤。大囤满,小囤流。2.(Dùn)姓。[tún]储存:囤积。囤粮。仓库里囤了不少货物。

粮:1.粮食:杂粮。口粮。粮仓。2.作为农业税的粮食:钱粮。公粮。完粮。3.姓。

成语评论

积草囤粮”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古代打仗时,将军常会提前在边境建粮仓、囤草料,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前命人“广积粮草”,这就是典型的为长期作战做准备。为什么要费这个劲?因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后勤保障再厉害的军队也会溃败。

现代人还用得上这个成语吗?当然!疫情期间很多家庭开始囤积日用品和药品,虽然不像古代囤粮那么夸张,但本质上都是对突发风险的应对。不过要注意适度,去年张阿姨家囤的200包盐,到现在还没吃完呢——这就是没把握好“积”的尺度了。

企业运营更需要“积草囤粮”。比如某手机厂商会在新品发布前备足零部件,就像小米公司曾透露,他们至少会提前半年锁定关键芯片供应。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既避免了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又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比临时抱佛脚靠谱多了。

有人问:现在外卖这么方便,个人还需要储备物资吗?其实这里的“积草囤粮”更多是种生活智慧。我习惯在书房存两箱矿泉水和压缩饼干,不是担心断粮,而是为台风天这种特殊情况做准备。这种小规模的储备既不占地方,又能让人心里踏实,就像给生活加了道保险杠。

从农耕文明到数字时代,“积草囤粮”的内核始终没变——用今天的准备化解明天的焦虑。但要注意别陷入过度准备的误区,就像我邻居老王家地下室堆满的罐头,三年前买的牛肉罐头都快过期了。说到底,把握“必要”和“适度”的平衡,才是这个成语给现代人的真正启示。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知识积累上。自媒体创作者小王每天坚持收集素材,半年整理出20万字的笔记库,后来遇到热点事件时,他总能快速调取资料写出爆文。这种“知识囤粮”的做法,让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反而显得游刃有余。

说到底,“积草囤粮”教我们的不是盲目囤积,而是建立可持续的储备系统。就像农民既要存够过冬的粮食,又要留出来年的种子。这种既顾当下又谋长远的智慧,放在职场规划、家庭教育等方方面面都同样适用。下次看到超市货架时,或许可以想想:除了购物车里的东西,人生还需要储备些什么?

积草囤粮的造句

  1. 造句 另一方面,曹操占据东郡,积草囤粮,实力日渐强大。
  2. 造句 小罕子不忘与李总兵、明朝的仇恨,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制造刀枪,抗击明军,缕打胜仗,夺得江山,登基坐殿,当上了老罕王。
  3. 造句 于是罗家兄弟回到齐平山,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准备有一日杀到东京,捉住奸贼,为国除奸,为罗家报仇。
  4. 造句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积草囤粮,休养生息。
  5. 造句 嗯,你说的对,我这么多年在这招兵买马,积草囤粮,也就是为了这个,但是,我的力量薄弱,没敢轻举妄动。
  6. 造句 不错!老子我现在就反了!你们谁也别拦我,谁拦我我跟谁急!我现在就去卧虎山积草囤粮招兵买马做准备。

"积草囤粮"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