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xīn hòu liáo
成语解释:比喻自取灭亡。燎,火炬。
成语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永宁寺》:“尔朱荣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长戟指阙,所谓穷辙拒轮,积薪候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积薪候燎
英文翻译:Waiting for firewood
积:1.积累;聚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院子里积了不少水。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积。奶积。捏积。这个孩子有积了。4.乘积的简称。
薪:1.柴火:釜底抽薪。米珠薪桂。2.薪水:加薪。发薪。月薪。年薪。3.姓。
候:1.等待:候车。你稍候一会儿,他马上就来。2.问候;问好:致候。敬候起居。3.时节:时候。气候。候鸟。4.古代五天为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候温。5.(候儿)情况:征候。火候。
燎:[liáo]延烧:烈火燎原。[liǎo]1.放火焚烧:燎荒(烧掉干枯的荒草)。燎虫子(烧死地上的害虫)。2.火焰烧(毛发等):离火远点儿,别燎了头发。
“积薪候燎”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的核心意思是“堆积柴火等着被点燃”,比喻问题长期积累,终有一天会爆发。比如公司里长期忽视同事间的矛盾,表面上大家相安无事,某天却因为一件小事触发集体争吵——这就是典型的积薪候燎。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拖延症”有关系吗?当然有!就像我们总把待处理的邮件标记为“稍后处理”,结果收件箱堆积如山,最后重要信息反而被淹没。这种习惯性拖延,本质上就是在给未来的自己“积薪”,等到截止日期逼近,压力就像火星子一样瞬间引燃整堆柴火。
去年我参加马拉松训练时深有体会。起初觉得“少跑一天没关系”,结果临近比赛前三周,突然发现体能根本跟不上。这时候再突击训练,身体反而容易受伤。这种临时抱佛脚的状态,不正是积薪候燎的现实写照吗?
那如何避免这种被动局面?观察身边那些从容不迫的人,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把“灭火器”放在显眼处。比如项目经理每周主动收集团队反馈,家长每月固定安排家庭沟通日。这些看似费时的动作,实际上是在问题火星刚出现时就及时扑灭。
有意思的是,现代科技的发展让积薪候燎有了新形态。社交媒体上未读消息的小红点、手机里存着几百张未整理的照片,这些数字时代的“柴火堆”正在以更隐蔽的方式消耗我们的注意力。或许我们应该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存,在火星溅落前就铺好防火隔离带。
下次看到孩子把玩具乱扔却说“明天再收拾”时,不妨带他做个实验:连续三天不整理,看看房间会变成什么样。这种具象化的体验,比单纯说教更能让人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性。毕竟,生活的智慧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平常的选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