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èn shēn cái yī
成语解释:称:适合。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成语出处:《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实事求是
繁体字形:稱身裁衣
英文翻译:Tailored
称:[chēng]1.叫;叫做:自称。他足智多谋,人称智多星。队员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队长。2.名称:简称。俗称。3.说:称快。称便。连声称好。4.赞扬:称叹。称赏。称许。5.姓。6.测定重量:把这袋米称一称。7.举:称觞祝寿。[chèn]适合;相当:称体。称心。对称。匀称。[chèng]同“秤”。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裁:1.安排取舍(多用于文学艺术):别出心裁。《唐诗别裁》。2.文章的体制、格式:体裁。3.衡量;判断:裁判。裁决。4.控制;抑止:裁制。制裁。独裁。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称身裁衣”这个成语,听起来像裁缝店里的技术活,其实它更常用来比喻做事要符合实际情况。比如,朋友想创业却盲目跟风做奶茶店,你劝他:“别光看别人排队买奶茶,先想想本地市场是否饱和,这叫‘称身裁衣’,得量好自己的尺寸再下剪刀。”这时候,成语就成了提醒人理性决策的生动表达。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因地制宜”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内核相似,但“称身裁衣”更强调主体与条件的精准匹配。比如同样开餐厅,在景区卖快餐是因地制宜,但根据游客口味设计特色菜品才是称身裁衣——既要适应环境,又要突出自身优势。
工作中这个成语特别实用。上周同事小李接手新项目,原样照搬前团队的工作模板,结果数据错位严重。我提醒他:“模板就像成衣,咱们得改改袖长裤脚,称身裁衣才能跑得动。”后来他调整了表格逻辑,效率立刻翻倍。这种灵活调整的能力,在快速变化的职场中尤其珍贵。
有人或许觉得“量身定制”太费时间,不如标准化流程高效?我的观察是:前期多花20%时间做适配,能减少80%的后续调整。就像网购衣服看尺码表,虽然比随便买耗时,但退货率大大降低。现在的智能推荐系统,其实就是用算法帮用户“称身裁衣”的典型例子。
教育领域也在实践这个理念。邻居家孩子数学薄弱但擅长绘画,家长放弃逼他刷题,转而报名视觉设计课程,孩子去年拿了省级比赛金奖。这让我想起陶行知说的“培养人如种花木,首先要认识花木特点”。称身裁衣式的教育,或许比统一尺码的流水线培养更有生命力。
说到底,这个古老成语在今天的价值,在于教会我们抵抗“一刀切”的思维惯性。就像在服装店试衣镜前,我们不会因为某件衣服模特穿得好看就硬买,生活中的选择同样需要这般清醒。当越来越多人懂得“先量体,后裁衣”,或许我们能看到更多量身定制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