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óng kēng nán mǎn
成语解释:指贪心不足或饭量很大
成语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地理》引《复斋漫录》:“刘韐以丰城尉,性不饮酒,时推官某善饮啖,抵邑公会,以谚语戏曰:‘小器易盈真县尉。’刘答曰:‘穷坑难满是推官。’”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窮坑難滿
英文翻译:It's hard to fill a poor hole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坑:1.洼下去的地方:泥坑。弹坑。刨个坑儿。一个萝卜一个坑。2.地洞;地道:坑道。矿坑。3.古时指活埋人:坑杀。焚书坑儒。4.坑害:坑人。她被人坑了。5.姓。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有个成语叫“穷坑难满”,听着像在说“穷人的坑永远填不满”,其实它真正想表达的是:人的欲望是无底洞,再多的东西都难满足。比如有人刚买了小房子,转头又嫌没电梯;换了带电梯的公寓,又开始抱怨绿化太少——这种永远在“升级”的状态,不正是被欲望推着走的典型例子?
这成语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到底是物质不足,还是心态失衡? 我邻居张叔就是个反例。他退休后住着老房子,却把阳台改造成小花园,每天乐呵呵地浇水修剪。别人问他为啥不换房,他说:“心满意足了,看哪儿都是好风景。”你看,填不满的可能不是现实中的坑,而是心里的那个洞。
现代生活中,这个现象更值得警惕。刷着社交软件,总觉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看着直播间,总觉得不买就亏了。有个朋友曾和我算账:她每月网购的开支,竟有60%买的是“别人说好”的东西。当我们习惯性伸手点击“支付”时,有没有想过:这到底是我需要的,还是被制造的焦虑催生的?
有个有意思的观察角度:穷坑难满的反面不是安于现状,而是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就像吃自助餐,懂得自己食量的人反而能吃得满足又健康。我常建议刚工作的年轻人做“需求分层表”,把开支分成生存、发展、享受三档。结果发现,当明确知道“每月最多花20%在享乐”时,购物车里的非必需品自动少了一半。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关注“隐性满足”。精神的充实感往往比物质更持久。去年我开始周末做志愿者,认识了个每天骑三轮车收废品的大爷。他手机还是按键款,但能准确说出每条街的孤寡老人住哪栋楼,下雨天总绕路去帮人收衣服。这种踏实的获得感,或许才是填平欲望深坑的砂石。
说到底,穷坑难满既是人性弱点,也是成长契机。下次觉得“不够”的时候,不妨试试转换视角:现在拥有的哪些东西,三年前的自己会羡慕不已? 当我这样问自己时,突然发现书架上没拆封的新书、手机里没听完的课程,原来都是待开发的宝藏。与其盯着没填满的部分,不如先把手头的资源用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