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óng yuán bēn lín
成语解释: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比喻人处穷困,急于找栖身的地方
繁体字形:窮猨奔林
英文翻译:Poor ape runs to the forest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猿:哺乳动物,外形像猴而大,种类很多,没有颊囊和尾巴,有的特征跟人类很相似。生活在森林中。如猩猩和长臂猿。
奔:[bēn]1.奔走;急跑:狂奔。奔驰。2.紧赶;赶忙或赶急事:奔命。奔丧。3.逃跑:奔逃。东奔西窜。4.姓。[bèn]1.直向目的地走去:投奔。直奔工地。他顺着小道直奔那山头。奔向小康。2.朝;向:奔这边看。渔轮奔渔场开去。3.年纪接近(四十岁、五十岁等):他是奔六十的人了。4.为某事奔走:奔球票。你们生产上还缺什么材料,我去奔。
林:1.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森林。竹林。2.林业:农、林、牧、副、渔。3.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民族之林。碑林。
“穷猿奔林”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背后的故事其实挺有意思的。它原意是说一只走投无路的猿猴慌不择路地逃向山林,比喻人在困境中急于寻找庇护。比如,有人突然失业,匆忙接受一份完全不合适的工作,这种“病急乱投医”的行为,是不是很像穷猿奔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狗急跳墙’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两个成语都强调紧迫感下的本能反应,但“穷猿奔林”更侧重方向的选择——即便环境不合适,也要先找个落脚点。就像年轻人初入职场,明明不喜欢某个岗位,但迫于经济压力勉强入职,结果反而陷入新困境。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了新解读。比如朋友小张创业失败后,急着用网贷填补资金缺口,结果债务越滚越大。我问他当时怎么想的,他说:“就像被猎人追赶的猴子,看到树就想爬,根本没时间判断这棵树牢不牢靠。”这种现代版的“穷猿奔林”,是不是也发生在很多人身上?
换个角度看,穷猿奔林未必全是坏事。古人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有时候压力反而能激发潜能。就像前年暴雨季,村里老王家房子漏水,全家连夜冒雨修屋顶,虽然过程狼狈,但最后掌握了防水施工的新技能。这种绝境中的行动力,或许正是人类生存的本能智慧。
不过依我看,关键不在于是否“奔林”,而在于奔跑时能否保持清醒。现代社会就像复杂的热带雨林,与其像受惊的猿猴乱撞,不如提前熟悉环境。就像准备转行的职场人,与其随便跳槽,不如先做职业测评;遇到经济压力,与其盲目借贷,不如学习理财知识——毕竟,真正的安全区不是随便找的,而是自己亲手搭建的。
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先深呼吸三次,问问自己:我现在的选择,是深思熟虑的规划,还是穷猿奔林式的逃避?有时候,站在原地观察地形,比慌不择路更能找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