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óng yán lòu wū
成语解释:穷阎:偏僻的里巷;漏屋:通“陋”,狭小的房屋。指僻陋狭小的住处。
成语出处:《荀子·儒效》:“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贵道诚存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僻陋狭小的住处
繁体字形:窮閻漏屋
英文翻译:A house in need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阎:古代里巷的门。也指里巷。注:“阎”不能简化为“闫”。“阎”和“闫”今为两个不同的姓。
漏:1.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壶里的水漏光了。2.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漏勺。锅漏了。那间房子漏雨。3.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漏尽更深。4.泄露:走漏风声。说漏了嘴。5.遗漏:挂一漏万。这一行漏了两个字。点名的时候,把他的名字给漏了。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穷阎漏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形容人住得特别寒酸——破巷子、漏雨屋,日子过得紧巴巴。比如《史记》里写孔子周游列国时,经常“穷阎漏屋,与弟子习礼”,哪怕环境差到屋顶漏风,他照样带着学生研究学问。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来描述古代人吗?当然不是!今天咱们用它照样鲜活。
举个现代例子:老王创业初期租了个城中村的老房子,墙面掉灰、水管生锈,朋友调侃他“住在穷阎漏屋里搞发明”。可正是这个破屋子,诞生了他后来申请专利的环保设备。你看,成语用在这里既点明了现实困境,又暗含了逆境奋斗的劲儿,比直说“条件差”生动多了。
有人疑惑:用这种冷门成语会不会显得卖弄?我的体会是,关键看场景。比如写山区支教老师的故事,说他们“守着穷阎漏屋教书育人”,瞬间比“在破旧校舍工作”多了层文化厚重感。但要是跟三岁小孩讲故事,换成“漏雨的小房子”肯定更合适——语言本就是为表达服务的。
我曾在西北见过真正的“穷阎漏屋”:黄土砌的墙被雨水冲出沟壑,塑料布补着窗户窟窿。但屋里老奶奶笑呵呵纳鞋底,墙上贴满孙子的奖状。这让我想到,成语背后的重点从来不是房子本身,而是人在困顿中展现的生命力。就像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破屋子里的光,有时候比豪宅更亮堂。
下次遇到需要刻画艰难环境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像枚生锈的铜钱,乍看不起眼,擦亮了却能照见古今相通的人间烟火。毕竟生活的诗意,从来不分房子好坏,只看你是否愿意在裂缝里种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