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uān yī tiáo kù zǐ
成语解释:比喻两人关系密切,利害一致,遇事持同样的态度
成语出处:刘绍棠《田野落霞》:“你们穿一条裤子,早编好了哄我的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穿一條褲子
英文翻译:Wear a pair of trousers
穿:1.破;透:把纸穿了个洞。水滴石穿。2.用在某些动词后,表示破、透或彻底显露:射穿。磨穿。看穿了他的心思。戳穿阴谋诡计。3.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穿针。穿过森林。从这个胡同穿过去。4.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穿糖葫芦。用珠子穿成珠帘。5.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穿鞋。穿衣服。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条:[tiáo]1.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2.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3.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4.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6.量词。[tiāo]挑取:“蚕月条叠”。
裤:裤子:短裤。棉裤。毛裤。灯笼裤。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大伙儿都知道“穿一条裤子”这说法吧?嘿,说白了就是形容两个人关系铁到不行,干啥都步调一致!比如老张和老王合伙开店,一个管钱一个管货,那配合得叫一个丝滑,真真是穿一条裤子的交情。
这时候你肯定要问:“哎,为啥非用穿裤子打比方?穿外套不行吗?”(笑)其实啊,这跟古人生活有关。过去布料金贵,兄弟俩合穿一条裤是真事!现在虽然不缺衣裳,但“穿一条裤子”成了比喻信任无间的默契,你品,你细品。
不过咱得留个心眼——穿同条裤虽好,可别把自个儿整成连体婴啊!就像我表妹和她闺蜜,当初好得能同吃同住,结果因为追星闹掰了。所以说嘛,再铁的关系也得留点呼吸感,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看到这儿您可能犯嘀咕:“那职场里能用这词不?”嘿,还真行!上周我们部门拿下大单子,经理拍着我和小林的肩膀说:“这俩年轻人穿一条裤子干活就是利索!”您瞧,这可比“团队合作”生动多了。
要我说啊,现在人虽然不差裤子穿,但真心能“穿同条裤”的关系反倒稀罕了。就像我爷爷那辈人,年轻时帮邻居盖房都不用招呼,现在单元楼里邻居见面点头都算热络。时代在变,可那份掏心掏肺的情谊,永远都是稀缺品。
最后给您划个重点:穿同条裤讲究的是心齐,可不是非得绑死在一块儿。就像好茶要留回甘,好关系也得有进退的空间。记住了没?下回见着铁哥们,不妨用这成语逗个趣,保准比说“咱俩真默契”更有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