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uān zhēn yǐn xiàn
成语解释:原指在男女之间进行的撮合;现常用来比喻从中联系、牵合、拉拢;使双方接通关系。
成语出处:明 周楫《西湖二集 吹凤箫女诱东墙》:“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指起中间联系作用
繁体字形:穿針引綫
英文翻译:act as a go-between
穿:1.破;透:把纸穿了个洞。水滴石穿。2.用在某些动词后,表示破、透或彻底显露:射穿。磨穿。看穿了他的心思。戳穿阴谋诡计。3.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穿针。穿过森林。从这个胡同穿过去。4.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穿糖葫芦。用珠子穿成珠帘。5.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穿鞋。穿衣服。
针:1.缝衣物用的工具,细长而小,一头尖锐,一头有孔或钩,可以引线,多用金属制成:绣花针。缝纫机针。2.细长像针的东西:松针。指南针。表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3.针剂:防疫针。打针。4.中医刺穴位用的特制的金属针:银针。毫针。5.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针灸。6.姓。
引:1.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2.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却:引退。引避。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
线:1.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而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毛线。电线。一根线。一绺线。2.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没有宽和厚。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3.细长像线的东西:线香。4.交通路线:航线。运输线。京广线。沿线各站。5.指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上纲上线。6.边缘交界的地方:前线。火线。防线。海岸线。国境线。7.比喻所接近的某种边际:生命线。死亡线。贫困线。8.线索:眼线。9.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线光明。一线希望。一线生机。10.姓。
哎哟喂,这“穿针引线”的成语可真是有意思!你别说,咱们生活中还真有不少场景能用上它。比如说老张在团队里负责协调项目,那叫一个忙前忙后,可不就是活生生的“穿针引线”嘛?他得把技术部的数据和市场部的需求串起来,不然两边各干各的,项目早黄了。
等等,那这成语到底啥时候用最贴切?说白了,就是当你需要当个“中间人”的时候呗!比如隔壁王婶给两家孩子说媒,牵线搭桥安排相亲——这事儿没点穿针引线的本事还真办不成。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更爱用社交软件,这传统手艺会不会慢慢失传啊?(我倒是觉得线下牵线反而更有人情味呢)
再来个接地气的例子!上周小区搞垃圾分类活动,李大爷自告奋勇当志愿者。他拿着分类图挨家挨户讲解,硬是把三十多户居民的意见统一了。要没他这根“针”把大伙儿串起来,估计到现在还有人在楼下吵吵该不该分厨余垃圾。
说到这儿我突然发现,这成语可不光是形容人。你看那些直播带货的主播,不也在给厂家和消费者穿针引线?他们能把产品特点翻译成大白话,让买家隔着屏幕都觉着亲切。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光顾着引线不看质量,这线头可容易打结哦!(个人觉得选品能力才是真功夫)
说到底,不管是实体线还是虚拟线,能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连成个漂亮图案,这就是“穿针引线”的精髓所在。下次见着居委会大妈调解邻里矛盾,别光看热闹,人家那手绝活可比绣花针还灵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