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ī qiè shén qì
成语解释:神器:帝位、政权。窥伺机会,窃取帝位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野心
繁体字形:窺竊神器
英文翻译:Peeping at the artifact
窥:1.从小孔或缝隙里看:管中窥豹。2.暗中察看:窥探。窥测。
窃:1.偷;用阴谋手段夺取:行窃。窃位。2.暗中;偷偷地:窃听。窃窃私语。3.谦辞。称自己:窃以为。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器:1.器具:瓷器。木器。铁器。器物。2.器官:消化器。生殖器。3.度量:器量。4.才能;人才:大器晚成。5.器重。
“窥窃神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神秘,但它背后的故事其实很接地气。简单来说,“神器”指的是象征国家权力的器物,比如传国玉玺,而“窥窃”就是暗中图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合起来,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用不正当手段夺取权力或地位的行为。
举个例子:东汉末年,董卓带兵入京,表面上说要辅佐幼主,实际上却独揽大权,甚至废立皇帝。这种行为就像成语说的“窥窃神器”——他想要的从来都不是当个忠臣,而是把整个朝廷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总有人铤而走险搞这种把戏?”答案可能藏在人性里。权力就像磁铁,离得越近越难抗拒诱惑。就像现代职场里,有人不靠业绩晋升,反而搞小团体、打小报告,这和古代争夺“神器”的本质其实异曲同工。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警惕“捷径思维”。三国的司马懿装病隐忍十几年,最后却发动高平陵之变,看似成功“偷家”,但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不过几十年就陷入内乱。这说明靠算计得到的东西,往往也容易被人算计。
我个人觉得,现代社会里的“神器”早已不限于权力。有人盗取商业机密,有人抄袭他人创意,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窥窃神器”的变种。但有意思的是,真正能被历史记住的,往往是那些光明正大创新的人,就像爱迪生改良电灯时买下专利,反而推动了整个行业进步。
或许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与其费尽心机去“偷”别人的火种,不如自己点燃火炬。毕竟,靠真本事得到的东西,用起来才踏实。就像现在很多科技公司,宁可花十年搞自主研发,也不愿走抄袭的老路——这才是真正值得佩服的“现代神器”。
下次听到谁在耍心眼抢功劳时,不妨笑笑说:“你这套路,两千年前就被写进成语啦。”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人性总有相似。能看透这点的人,反而更容易跳出循环,找到属于自己的正道。